在5月22日举行的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暨中国自然保护区发展60周年大会上,国家林业局副局长陈凤学总结了林业部门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果并就下一步工作作出部署。
陈凤学说,1956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关于“请政府在全国各省(区)划定天然森林禁伐区,保存自然植被以供科学研究的需要”提案,国务院责成林业部会同中国科学院等部门研究自然保护区问题。当年10月林业部提交了《天然森林禁伐区(自然保护区)划定草案》,提出了自然保护区的划定对象、划定办法和划定地区。随后,我国相继建立了广东鼎湖山、云南西双版纳等第一批自然保护区,拉开了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发展的序幕。
陈凤学指出,林业部门承担着建设森林生态系统、保护湿地生态系统、改善荒漠生态系统、维护野生物种安全的重要职责。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和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林业部门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作出了巨大努力,取得了具有标志性的五大成果:一是天然林资源得到全面保护;二是自然湿地保护取得重大进展;三是自然保护区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四是荒漠生态系统保护取得重大突破;五是野生动植物资源得到有效恢复。
陈凤学说,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森林是陆地生态的主体,是国家、民族最大的生存根基,关系生存安全、淡水安全、国土安全、物种安全、气候安全和国家外交大局。必须从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高度来看待这个问题,为子孙后代留下美丽家园,让历史的春秋之笔为当代中国人留下正能量的记录。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的指示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国家林业局将进一步完善法律制度,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进一步强化科技支撑,力争到2020年,把全国19.44亿亩天然乔木林和10.22亿亩天然灌木林、未成林封育地、疏林地全面保护起来;湿地保有量稳定在8亿亩;自然保护地占国土面积稳定在17%以上,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发展自然保护区事业、维护国家和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