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全民义务植树网!
新闻资讯
余宏亮:三代接力守林海

发布时间:2025/04/24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4月2日清晨5点,正是清明节前的森林防火关键期,在湖南省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尖子岭瞭望塔上,余宏亮的身影早已出现在塔顶。他熟练地擦拭望远镜,调整角度,开始了一天的护林工作。这座海拔1400米的瞭望塔,是余宏亮的“战场”,也是他与父亲余锦柱、爷爷余德明三代人接力守护森林资源的“主阵地”。自2013年接替父亲担任护林员以来,余宏亮在这座瞭望塔守护50余万亩山林已有12个年头。

三代传承护绿

余家三代人接力守护尖子岭的故事,始于1978年。那一年,余锦柱从父亲余德明手中接过望远镜,开启了长达41年的瞭望生涯。41年间,他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林业英雄”等荣誉称号,2025年因病去世,但他留下的护林精神从未消失。如今,余宏亮继续延续父亲这份光荣使命,用责任和信念守护着这片山林。

“父亲教会我分辨烟的类型研判森林火灾,护林员不仅要用眼睛看,还要用鼻子闻,烧草是白烟,松针燃烧是黑烟,失火的烟会卷着火星……”余宏亮牢记父亲教的护林诀窍。2013年,他辞去城里工作,回到家乡接替父亲的岗位。为了帮助儿子尽快熟悉工作,余锦柱带着余宏亮边巡山边教他辨别地形、判断风向、定位火点。余宏亮脚踝处的旧伤疤,是他跟随父亲攀越陡坡时摔伤留下的。

父亲退休前,曾总结出一套观察火警的二十四字诀:“观两面、察浓淡、分季节、析晴雨、测远近、观动静、别粗细、区缓急”,预报准确率达99.7%。这一经验被列入国家森林防火教材,向全国推介。余宏亮在传承父亲护林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无人机技术等,进一步提升了资源监测的精准度和效率。

排除万难坚守

瞭望台的生活条件极为艰苦。塔上没有自来水,饮用水需从4公里外的山涧挑回,每次往返需40分钟,一天仅能挑回40公斤,洗漱用水靠收集雨水。电力完全依赖屋顶的太阳能板,阴雨天时常断电,余宏亮只能捡柴生火做饭,靠手电筒照明。

塔上除了松涛和鸟鸣,陪伴他的还有墙上那张褪色的森林防火图,以及父亲留下的旧皮靴改制成的护镜套,“这里的生活条件确实艰苦,但比以前好多了。父亲说山风太大会吹坏眼睛,我戴着它看遍了尖子岭的每道山梁”。尽管如此,余宏亮从未懈怠,他每天定时瞭望,记录火情、风向、湿度等数据,累计观测数据超过10万条。在森林防火期特护期,他全天候守在瞭望塔,望远镜不离手。

余宏亮对山林的熟悉程度,让他成为大家眼中的“活地图”,对护林工作的细致和专业,赢得了同事们的高度赞誉。同事陈俊行对余宏亮的评价是“细致入微,责任心强,跟着余宏亮巡山,连鸟叫都能分出8种。他不仅能精准判断火点位置,还能快速规划出最佳灭火路线”。

尖子岭周边森林连续12年未发生重大火灾。余宏亮不仅要做好瞭望工作,更要对火情进行精准预判。2021年清明祭扫高峰期,他连续12小时监测林间扫墓的零星烟雾。凭借多年经验,他通过望远镜精准捕捉烟雾颜色和形状的细微变化,迅速判断出潜在火情的准确位置和可能蔓延方向,及时为灭火队提供精准定位。“当时林间烟雾颜色异常,我判断可能存在火情风险,于是第一时间通知灭火队排查隐患。”余宏亮回忆道。

他累计记录火情数据10.2万条,塔内墙上贴着他手绘的《尖子岭林区气象图》,记录了每一场火情的细节。他能精确复盘每场火情的情况,比如“2019年3月12日,西北风4级,湿度32%,发现烟点后30分钟内起明火……”“数据不会骗人,收集数据能总结经验,帮助我更好地护好林子”余宏亮说。

护航生态安全

余宏亮时刻关注着管护责任区域内的森林资源情况,对管护责任区内每一个山头、每一片林子、每一条山沟、每一个细小的隐患点都能熟记于心。他仔细观察森林中树木的生长状况,留意树叶颜色和树形变化,以及是否有虫蛀、病害、乱砍滥伐等迹象。一旦发现异常情况,便及时记录并报告,为森林资源安全提供早期预警。

江华县利用赤眼蜂控制松毛虫已经持续20余年。余宏亮多次参与到松毛虫防治行动中,协助林业主管部门投放赤眼蜂,通过以虫治虫,既保护森林资源,又避免了化学农药污染,有效维护了森林生态安全。

余宏亮的工作还包括野生动植物和候鸟的保护。他熟悉山林中的每一处地形,了解野生动植物的生活习性、活动规律、分布情况,在巡山时经常观察它们的生境状况。他曾多次制止非法捕猎行为。

候鸟迁徙季节,他每天都会特别留意天空中的鸟群。晨曦初照,便早早架起望远镜,边观察边记录候鸟的种类、数量、飞行姿态以及停留的地点,也会密切关注它们的健康状况,一旦发现有受伤或生病的候鸟,就会立刻采取救助措施。

余宏亮的坚守,是江华县生态护林员群体的缩影。如今,尖子岭瞭望台不仅是防火“前哨站”,更成了森林资源保护的“第一阵地”。

“父亲的脚印,长成了山林的年轮。”余宏亮床头挂着一张泛黄的合影:1992年,3岁的他骑在父亲肩头,背景是刚建成的瞭望塔。尖子岭的风掠过塔顶,余宏亮在日志上写下:“第4383天,无火情。”钢笔划过纸面的沙沙声,仿佛重现其父亲41年前清晨伏案场景。

“只要青山还在,就会一直守护下去。”余家三代人接力守护绿色家园,是岁月沉淀下的坚守与担当,是绿水青山间代代相传的使命与情怀,是用脚步丈量山林、用生命守护生态的执着信念。屹立山巅的瞭望塔,见证了余家三代人的青春在铁架间斑驳,却让千万棵树木在年轮中新生,青山不老,守望如初!(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