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全民义务植树网!
新闻资讯
内蒙古义务植树赋能“三北”工程添新绿

发布时间:2025/05/15 来源:《国土绿化》杂志

2025年春季,内蒙古自治区积极响应“履行植树义务、共建美丽中国”号召,通过政府引导、全民参与的机制,将义务植树与“三北”工程紧密结合,不仅有效扩大了三北地区的绿色版图,更增强了全社会的生态保护意识,助力“三北”工程朝着高质量方向持续迈进,为筑牢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夯实根基。

3 (1).jpg

内蒙古阿拉善盟 2025 年义务植树现场

“我为‘三北’种棵树”系列活动蓬勃开展

3月,内蒙古地区乍暖还寒,各地纷纷行动起来,组织开展了“我为‘三北’种棵树”系列义务植树活动。3月12日,阿拉善盟500余名干部群众在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镇扎海乌素嘎查全民义务植树基地种下1.5万株花棒,为腾格里沙漠增添新绿。此后,阿拉善盟开启为期2个月的“万人植绿大会战”,计划完成3000亩造林绿化任务。3月19日,1500余名干部职工在阿拉善左旗通古勒格淖尔嘎查全民义务植树基地,补植补造2万多株树苗,构建防风固沙的绿色屏障。赤峰市、锡林郭勒盟等地组织群众在科尔沁和浑善达克两大沙地歼灭战区义务植树。锡林郭勒盟正蓝旗赛音胡都嘎苏木查干敖包嘎查的牧民们在寒风中开展黄柳平茬作业。在赤峰市翁牛特旗乌丹镇格日僧苏木科尔沁沙地治理项目区,群众参与灌木平茬和治沙材料、苗木草籽运输,助力生态治理。

全面落实多种尽责方式

内蒙古结合地方实际,将《全民义务植树尽责形式管理办法(试行)》明确的八大类尽责形式落到实处。地处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区的鄂尔多斯市,除组织大规模义务植树活动外,还鼓励群众参与抚育管护、自然保护等工作。在乌审旗乌审召镇布日都嘎查治沙项目中,群众参与沙障铺设、苗木养护等工作,为毛乌素沙地治理贡献力量。巴彦淖尔市磴口县、乌拉特前旗等地,群众通过参与工程固沙、退化湿地修复、退化林修复等项目履行植树义务。同时,细化创新适合本地的尽责形式,组织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集中参与治沙造林,鼓励群众以家庭为单位参与认种认养树木活动等。做好义务植树服务保障工作,拓展尽责场所,公开发布本地区义务植树接待点、接待时间和尽责方式。“3·12”植树节前,内蒙古发布135个义务植树接待点,尽责形式涵盖造林绿化、抚育管护、自然保护、志愿服务、捐资捐物、设施修建等方面,为全区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广大干部群众参加义务植树提供便利。

4 (1).jpg

巴彦淖尔市治沙大会战机械压沙

深入推进“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

内蒙古充分利用“全民义务植树”网络平台,做好各类植树活动及捐资尽责项目的线上发布,方便公众参与。截至3月31日,全区已上线发布464个劳动尽责活动、5个捐资尽责项目,针对区域内各地不同生态需求开展植树造林、生态修复等工作,为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国土绿化、助力“三北”工程建设,开辟了便捷且高效参与义务植树的新途径。此外,利用微信、微博、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制作并发布生动有趣的义务植树宣传内容,吸引公众关注参与“三北”工程建设。

积极探索“义务植树+”新路径

内蒙古积极探索“义务植树+”新模式,不断拓展丰富义务植树尽责形式,将义务植树与生态教育、自然保护、志愿服务等创新结合,提升公众参与感和获得感。一些地区在义务植树活动中融入生态科普教育,让参与者了解树木生长习性、生态功能及防沙治沙知识,增强生态保护意识。在部分自然保护地、森林公园等地,鼓励公众通过认种认养树木、参与设施修建、开展志愿服务等方式,履行植树义务。同时,探索为尽责人提供自然保护地门票减免、优先参与生态教育和自然体验活动等优惠服务,将义务植树尽责纳入志愿者服务体系,提高公众参与积极性。目前,全区共有33处可提供义务植树尽责福利场所,其中有6处场所对持有义务植树尽责证书(含国土绿化荣誉证书)人群进入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等自然保护地减免门票,25处场所为尽责人群参与生态教育、自然体验、森林康养等活动提供优先服务,2处场所为尽责人群定制国土绿化项目实地探访、自然教育、古树名木巡护等主题活动。(姜海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