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全民义务植树网!
新闻资讯
如何保护好这些“活文物”“活化石”?——以广西古树名木保护为例

发布时间:2024/06/26 来源:绿色中国

每每见到古树名木,常常令人肃然起敬。古树名木有“活文物”“活化石”之称,是一笔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如何才能准确测定它们的年岁?为何说当下的过度保护成为古树名木的最大威胁?

1.jpg

文/摄 梁瑞龙

谈及古树名木,几乎每个人都或多或少见到过。一个地方,因古树名木而尤显历史厚重。古树,其形苍劲古朴,其态饱经风霜。古树与其说是树,还不如说是一部史,整个都镌刻着历史印记——经历朝代更替,目睹百姓悲欢,见证世间沧桑。

2.jpg

△榕树,树龄1510年。摄于阳朔

一笔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古树名木,是不少人的精神寄托,常见到系满红布条的大树,文人雅士为其吟诗作赋、泼墨挥毫,一段故事,一部传说,有着道不完的精彩——陈子昂的“古树苍烟断,虚亭白露寒”,李白的“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张泌的“古树噪寒鸦,满庭枫叶芦花”,高适的“古树满空塞,黄云愁杀人”。

游览古寺名刹时,常有古树名木相伴。或许,先有古树,才有寺庙;或许,建寺庙的同时就栽了树。村庄、城市与古树名木的关系也大体如此。古树名木被称为“活文物”和“活化石”,因其有着丰富的政治、历史、人文和自然内涵,通常被视为当地文明程度发达与否的标志。

保护古树名木,民间有优良传统,国家越来越重视。笔者在广西就参与过不同形式的古树名木调查考察。截止到2024年4月,普查结果显示,全区有名木142株,古树153235株。与古树名木零距离接触多了后,与其感情自然就不一般的深。笔者不得不谈谈当下古树名木保护中存在的三个痛点,一是树龄估测很不容易;二是有的地方对古树名木保护过度;三是财政经费紧缺,有的地方古树名木保护工作不到位。

3.jpg

△高山榕,第一次普查为114年。摄于南宁邕宁

487 (1).jpg

△雅榕,树龄805年。摄于昭平

如何准确测定古树年龄?

保护古树,一般是指保护树龄100年以上的树,并按树龄划分不同等级,分级管理,分级保护。要想保护古树,先要了解树龄,鉴定古树年龄,对制定古树保护策略十分重要。

准确测定树龄,面临不少困难,如何解决?《古树名木鉴定规范》《古树名木普查技术规范》规定,有文献追踪法、年轮与直径回归估测法、访谈估测法、针测仪测定法、年轮鉴定法、CT扫描测定法、碳14测定法等7种方法,可从中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树龄鉴定。

然而,在工作中我们发现,这些办法实际可操作性不高。有文献记录的古树少之又少;能获取树干解析资料的仅是常见的马尾松、杉木等几种常规栽培树种,且树龄普遍较短;实地考察和走访当地老人,达到80岁的老人不多,而且这些老人对房前屋后经常见到的树木大都记不太清;针测仪、生长锥、CT扫描因设备投入及技术要求较高或对古树有损伤,基层应用较为困难;碳14测定法要求采集树木生长基部树芯木样进行分析,加上成本因素,对鲜活的古树鉴定亦不便操作。

在实际操作中,基层一些调查员多数时候对古树名木年龄作简单估测。笔者于2016年曾对一村屯数株古树进行调研,1株高山榕胸径325厘米,有10根径粗约30厘米的气生根,已是独木成林,但树龄记录为114年。而相距约1公里的几株高山榕,胸径不足100厘米,树龄亦记录为114年。

树龄估测有没有更好的方法?为此,我们做了一些研究,为解决古树名木年龄估测问题,可以应用树木生长原理,即树木年龄越大,胸径越粗,年龄-胸径生长呈S型曲线的规律。收集大量数据,采用数学方法,按树种建立胸径生长模型。调查初期,建立了120个树种胸径生长模型,并根据基层调查员反馈要求,增补了约20个树种的生长胸径模型。应用该模型,稍经培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人员即可独立判定古树年龄。方法简单,可操作性强。

野外调查时,可根据树木胸径值,并参考立地条件,迅速估算年龄。具体使用方法如下:

1.用软尺测定胸径,精确到小数点后1位。胸径测定位置在离地高1.3米处。

2.根据树木生长环境,判定立地条件。立地条件分极好、好、中、差、极差5等。

3.根据胸径生长模型查定年龄,并依据立地条件进行适当调整。立地条件极好时,向下调整2级;立地条件好时,向下调整1级;立地条件中等,不作调整;立地条件极差,向上调整2级;立地条件差,向上调整1级。

若遇模型中没有列入的树种,调查员可根据经验,选择生长速度相近树种生长模型参考。若还无法判定,可将树种名、胸径值、立地条件等信息,及时向专家咨询,编制新的模型。

4.根据走访、胸径生长模型、调查员经验,确定估测年龄。

4.jpg

△地面硬化1年后,古树生长衰弱。摄于南宁邕宁

5.jpg

△古树地面打孔破硬化。

6.jpg

△打孔破硬化1年后,古树恢复生长。

革新古树名木保护技术势在必行

地面硬化威胁古树名木生长,严重的甚至危及存活。古树名木普查、登记、入档,仅是古树名木保护第一步。如何科学保护古树名木更显得十分重要。巡查时,我们发现有的古树名木有加速衰减的趋势。究其主要原因,地方经济高速发展,农民越来越富裕,对古树保护日渐重视。然而,这种保护多为不科学的过度保护,硬化地面的混凝土铺至树基,地下还铺设厚约20~40厘米的不透水的水稳层。地面硬化后,不通气,不通水,导致大部分古树生长衰弱,翌年就会出现枯梢,2~3年便出现死亡。所以说,过度保护已成为古树名木生存最大危险因素。

如何消除过度保护对古树名木生长影响,最好的方法是全面破除硬化,栽植灌草或铺装生态草砖。然而,此方法存在投资大,影响车辆通行、人员憩息行走,大众接受度低。同时,全面破除地面硬化,存在资金投入大的问题,每株需投入资金2万~5万元人民币。为此,我们通过多地调查,认为打孔破除硬化,可以取得较好效果。用专业打孔机,根据树的大小来定孔数,一般来说在古树周围打约40个透气孔,孔距1~2米,孔径11厘米,深度80厘米,孔内放置PVC塑料管。根据观测,打孔后4~6个月,多数古树迅速恢复了生长。按这个标准操作下来,投入约4000元人民币即可。

7.jpg

△雅榕。摄于平乐榕津

古树名木资源活化利用收益大

古树名木保护,须要投入大量经费,时常还会因为城市建设等与发展经济产生矛盾。如何化解这一矛盾?广西自2019年开始开展古树名木保护与乡村旅游、地理产品标志申请、古茶树品牌相结合的提升工作,提高地方对古树名木调查与保护的积极性。4年来,各市县自筹资金,开展古树名木保护与乡村旅游结合、古茶树挖掘与调查、经济林地理产品标志建设,康复了一批古树,新增古树约1.3万株,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距桂林市90余公里的平乐县榕津古镇,在古树保护与乡村旅游结合方面就做得不错。古镇始建于宋绍兴元年(1131年),距今已有近千年历史。上千年古街至今保存完好,古榕成群相拥,塘泽星罗棋布,古街、古榕和明珠般的塘泽相映相辉,“十榕九井八桂十三塘,两河一渡三上岸”,构成了岭南古圩特有的景致。古圩因此而得“榕津”美名,榕街古镇已溶入大桂林旅游圈,成为重要旅游景点。

古树通过地理产品标志申请加以保护。广西是全国乃至全球的八角主产区,全区八角栽培面积达35.5万公顷,产量和面积均占全国的85%以上。六万林场八角古树群是全广西唯一的八角古树群,也是八角古树最多的地方。玉林市香精香料协会,在玉林市林业局支持下,根据古树群调查资料,申报知识产权,2022年玉林八角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显著提高了玉林市八角知名度,与此同时保护了这群古树。

古茶树与品牌建设。广西为我国重要产茶区,茶组植物种数居全国第二位。茶组植物14种,中国有12种5变种,广西产8种3变种,其中模式标本5种1变种,广西特有种3种。然而,由于宣传不够、产业发展慢等原因,广西茶业产业大而不强,品牌建设乏力。近年,广西大力开展茶品牌建设,充分挖掘古茶树资源和茶文化资源。截止到2024年4月,已普查茶组植物古树12484株,占全区古树总数的8.12%,都进行挂牌保护。茶农通过网络直播方式,直播古茶采茶过程,带来很好的收益。政府组织编写《六堡古茶》等著作,宣传古茶,促进古茶品牌建设。

有关古树名木的保护,林业工作者做了大量工作,社会上不少爱心人士踊跃参与,开展认养认捐活动。笔者作为科研工作者通过拙作抛砖引玉,期待更多的同行和爱心人士一道来保护好遍布中华大地的“活文物”和“活化石”。

8.jpg

△八角古树群。摄于六万林场

9.jpg

△广西胸径最大古茶树,胸径64厘米,树龄1700年。摄于岑溪

梁瑞龙: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联合国粮农组织“中国林业可持续管理提高森林应对气候变化能力”省级专家、融水县贝江河林场国家级楠木良种基地支撑专家。主编和主要参加编写著作30余部,发表论文10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