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处欧亚大陆腹地,幅员广袤。“三山夹两盆”的特殊地形与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造就了以荒漠为主体,融合森林、草原、湿地于一体的自然生态系统。这里是我国生态环境最为脆弱、荒漠化与沙化土地最为集中、危害最为严重的省区。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开展40多年来,新疆以国家《“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总体规划》为指引,顺应不同时期自治区生态文明建设、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以及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与时俱进地创新发展思路、优化建设布局、调整建设范围,确保“三北”工程建设实施有规划、工作有重点、推进有步骤。

目前,新疆“三北”工程已完成五期工程任务,建设范围从一期工程的54个县(市、区,以下简称“县”)拓展至六期工程的98个县。截至2024年,全区森林覆盖率从建设之初的1.03%提升到5.06%,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42.33%,可治理沙化土地治理率达到53.97%,沙化土地治理面积达6375万亩。历经几代人的接续奋斗,新疆“三北”工程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累计完成人工造林保存面积2275.72万亩,全区森林覆盖率较工程建设初期提高了4.03个百分点。柯柯牙荒漠化治理成效斐然,成为全国生态系统修复治理的成功范例。
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实现“双缩减”。
依托“三北”工程建设、塔里木盆地周边防沙治沙等国家重点工程,新疆持之以恒地推进防沙治沙工作,全区沙化土地面积扩展速度持续减缓,沙源地局部环境持续改善,水土资源利用条件得以提升。全国第六次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显示,新疆(含兵团)荒漠化土地减少293.36万亩,沙化土地减少36.42万亩,沙化土地面积首次出现由“增”到“减”的转折,结束了作为全国唯一沙化土地扩张省区的历史。
天然和人工绿洲面积“双增长”。
“三北”工程实施40年来,新疆“增绿”成果显著,沙区植被覆盖状况更加稳定,绿量不断增加。中国科学院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表明,全区天然和人工绿洲面积均实现增长,绿洲由1990年的27960万亩增加至2024年的34785万亩,增幅达24.39%。其中,人工绿洲面积从8940万亩增长至15675万亩,增幅达75.39%;天然绿洲面积从19035万亩增长至19110万亩,增加了75万亩。

城乡人居环境显著改善。
依托“三北”工程建设,一个以农田防护林、大型防风固沙基干林和天然荒漠林为主体,多林种、多带式、乔灌草、网片带相结合的综合防护林体系已在天山南北逐步形成,有效减轻了大风、扬沙、浮尘、干热风等气象灾害对居民生活、农业生产的危害,有力保障了粮食安全和绿洲生态安全。与1978年相比,全疆大风日数减少14天,沙尘天气日数减少27天,霜冻灾害日数减少9天。
林果产业快速发展,实现“以林养林”。
通过建设基干防护林、农田防护林和种植特色林果等方式治理沙化土地,形成了环塔里木盆地和吐哈盆地、伊犁河谷、天山北坡“一区三带”林果优势区。聚焦“十大产业集群”,培育形成了以林果业为主的绿色产业,实现了治沙与致富的新跨越。截至2024年,全区林果面积1728万亩,林果年产量达953万吨,林果总产值699亿元,商品果率达86%。特色林果业的发展,吸引了一批上市公司、民营企业到新疆投资兴办生产加工企业,推动了全区林业产业化体系建设。柯柯牙荒漠绿化防护林工程,推行以林果业为主的“谁建设、谁管护、谁投资、谁受益”造林模式,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发展特色林果产业,孕育形成了“自力更生、团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柯柯牙精神”,被联合国环境资源保护委员会列为“全球500佳境”之一。
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千里平畴林网如织,农舍阡陌绿树依依”,“三北”工程、乡村绿化美化工程等生态工程建设成效显著。优美的乡村环境丰富了旅游资源,促进了乡村旅游业发展,成为乡村振兴的有效助力。全区平均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25.38%。在工程的带动下,农村产业结构得到优化调整,加快了富余劳动力转移,推动了劳务输出,促进了农民增收,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切实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为持续推动“三北”工程建设,新疆明确提出生态建设的指导思想: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重点围绕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等区域,以防沙治沙为主攻方向,坚持系统观念,加强统筹协调,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分类施策,确保沙源不扩散。全面抓好天山、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等区域天然林草植被封育封禁保护,加强退化林和退化草原修复,有序推进重点工程建设,提高生态系统固碳增汇能力。推动示范、引导社会资本采取科学有效方式开展防沙治沙,开启“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生动实践,努力打造全国防治荒漠化的样板和典范。
结合全区地形地貌、气象水文等特点,新疆严格落实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留足必要的生态空间,主攻沙漠边缘林草湿空白区锁边,加强绿洲外围防风固沙林网、林带及防风固沙锁边林草带建设。依据国家《“三北”工程六期规划》战略布局,划分核心攻坚区、协同推进区和巩固拓展区3个治理区。规划“三北”工程六期建设总任务7245.9万亩,其中生态治理任务1643.7万亩,成果巩固任务5602.2万亩。
到2030年,新疆力争实现全区森林覆盖率比2021年增长0.08个百分点,林草覆盖率达到28.95%,可治理沙化土地治理率达到67%,完成沙化土地治理面积3750万亩,水土保持率提升至50.1%。“三北”工程攻坚战与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取得决定性胜利,天山、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等重点区域天然林草植被的封育封禁保护成效显著,林草退化态势得到根本性遏制。森林、草原、湿地、荒漠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显著增强,天然植被获得有效保护,绿洲防护体系更趋完备,重点区域系统治理与联防联控格局基本确立,祖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构建得更加坚实。(李雪琴 周翔 贾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