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苍翠,碧水迢迢。
“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贵州曾经是全国石漠化面积最大、类型最多、程度最深、危害最重的省份。如今,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实施让昔日荒秃的石头变成绿水青山,更变成了带富山里人的金山银山。从乌江之畔到茂兰山下,从武陵山脉到草海之滨,一个绿色生态贵州正在崛起。
绘就绿水青山生态蓝图
初夏时节,黔南州贵定县甘溪林场,大雨过后,空气清新。近处溪流淙淙、鸟鸣山涧,远处绿色的山峦上升起了薄薄的雾气,宛如仙境。
绿色,是贵州的底色。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前提是守住绿水青山。“然而贵州地貌特殊,开门见山,闭门见山,千重山,万重山,山山相连。要想在喀斯特地貌上造林,把石山变青山,十分困难,我们需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贵州黔南州政府副州长黎燕萍感慨地说。
国家林业局天然林保护办公室信息处处长刘跃辉介绍,贵州省在天保工程实施前,面临着植被破坏、石漠化严重、经济窘迫等多种困境。“由于过度砍伐,没了树木的保护,水土流失、石漠化日益严重。森林植被的破坏,不仅让土地变得贫瘠破碎,更带来了贫穷。”
为了扭转“越砍越穷”的局面,打赢“治石造林”攻坚战,贵州人民发挥“敢想、敢闯、敢干”的贵州精神,停止天然林商品性采伐、调减木材产量、开展公益林建设、落实森林资源管护等措施,厚植生态基础,森林资源总量持续增加,贵州的石山渐渐变成了青山。
数据显示,贵州天保一期工程投资31.47亿元,全面停止了天然林商品性采伐,关闭了以天然林为原料的木材加工厂,累计减少商品材消耗509万立方米,有效管护森林面积8469万亩,完成公益林建设1371.7万亩,建设种苗基地68个。天保工程二期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截至2016年年底,已投入48.71亿元,完成公益林建设140万亩,实施国有中幼林抚育96.6万亩。
而今,“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融合并进已成为贵州实现绿色发展的主途径。2016年7月8日,贵州省林业厅发布《生态文明建设——贵州林业行动》。根据这一行动,到2020年,贵州全省森林覆盖率将达到60%,林业产业总产值达2000亿元以上,初步建成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贵州。
描绘百姓富裕锦绣画卷
6月的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山清水秀,景色宜人。位于兴义市万峰林景区的纳灰村道路整洁幽静,一栋栋布依族特色民居中,农家乐的主人们笑容灿烂,迎接八方来客。
近年来,黔西南州以山为媒,大力发展山地经济,创造了以陡坡石旮旯地带种植花椒为主的“顶坛模式”、以石山半石山地种植金银花为主的“坪上模式”、以南北盘江流域低热河谷种植早熟蔬菜为主的“者楼模式”以及草地生态畜牧业为主的“晴隆模式”。
这些模式和创造留住了黔西南的青山绿水,改变了喀斯特地貌地区的贫瘠。在生态文明发展理念的指引下,贵州的绿水青山日益成为乡村旅游的优质资源,编织出百姓富、生态美的锦绣画卷。
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贵州旅游业带动就业234万人,受益人数超过470万人。旅游支柱产业地位明显提升。2016年,贵州旅游业呈现高位运行,全域旅游初见成效,国际山地旅游目的地形象进一步凸显,“山地公园省”的绿水青山正在变成金山银山。
“对贵州的发展来讲,通过实施‘绿色贵州’建设三年行动、天保工程等,守住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已经从思想认识层面上升为实实在在的行动。”贵州省林业厅巡视员杨洪俊介绍,以“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为目标,贵州大力推进山地林业结构调整,积极培育刺梨、油茶、核桃、茶叶、木本中药材等特色种植业,打造生态产品加工、生态旅游业等特色产业,念好“山字经”,种好“摇钱树”,促进山区百姓走上增收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