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曾是科尔沁沙地沙化危害最严重的区域之一。2019年,第六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调查结果显示,兴安盟沙化土地面积503万亩。
2023年6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巴彦淖尔考察并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发出打好十年攻坚战和三大标志性战役的号召。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迅速确立“三区六地分区施策、一轴两带重点攻坚”的总体布局,统筹推进“灭黄、治白、增绿”三大行动,围绕新能源治沙、科学治沙、群众治沙、社会治沙、效益治沙协同治理模式,将六个旗县市科学划分为核心攻坚区、协同推进区、巩固拓展区,采取分类施策,在核心区以霍林河为轴打造南北两大治理带,打响科尔沁沙地歼灭战。
截至2025年,全盟沙地面积从503万亩缩减至122万亩,三分之二沙地得到有效治理;2024年超额完成治沙任务,全年治理沙地47.2万亩,完成年度目标的107%,5.9万亩裸露沙地被彻底歼灭,实现全域无“黄”;2025年,自治区下达兴安盟“三北”工程任务85万亩(含75万亩沙地治理任务),目前已完成115.78万亩,完成率达136%,其中沙地治理完成84.63万亩,完成率113%。
从“沙进人退”的困境,到“绿进沙退”的转变,再到部分区域实现“林果飘香”的效益,兴安盟在科尔沁沙地的治理实践,是对“三北”工程战略的具体落实,也是当地干部群众长期参与治沙工作的成果。面向未来,兴安盟步履坚定——将精心谋划推动40.77万亩“三北”工程林草保护和修复综合治理项目、103.15万亩“三北”工程林草湿荒一体化保护修复项目,持续发掘治沙典型、讲好绿色故事,让生态美成为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最鲜明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