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0日,美国政府宣布对中国输美商品征收“对等关税”的税率提高至125%。作为反制,中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于4月11日宣布,自4月12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税率由84%提高至125%。
林产品贸易是中美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统计显示,10多年来,在中国与全球林产品贸易中,中美林产品贸易额长期处于首位,但贸易总额和份额正不断下降。贸易战对我国林产品贸易影响总体可控,但对木家具、纸制品、木制品等出口导向型产业影响显著。贸易战若持续下去,将对两国林产品贸易造成直接冲击,甚至有可能打破我国多年形成的“全球采购原料—本土加工转化—内外双向供给”这一林产品供应链格局。
业界应重新审视当前格局,增强国产木材供给,提高林产品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分散集中度高的林产品贸易,积极构建海外林业产业发展布局。
一、中美林产品贸易基本特征
(一)双边贸易额连续多年居首,但贸易总额与份额呈下降态势。根据海关总署统计,2024年,中美林产品双边贸易总额为144.57亿美元,占我国林产品贸易总额的13.31%,排在第一位。排在第二位的是中国巴西林产品贸易,占我国林产品贸易总额的6.2%。过去10年,中美林产品贸易额一直居中国全球林产品贸易额的首位,2016年高峰时占比达到21%。但总体来看,中美林产品贸易额和份额呈下降态势,2015—2024年间,中美林产品进出口总额年均下降2.84%。
2015—2024年中美林产品贸易及贸易份额变化情况
[此报告林产品限木质林产品,统计范围为中国海关进出口税则中的木及木制品、木炭(第四十四章),软木及软木制品(第四十五章),木浆及其他纤维状纤维素浆;回收(废碎)纸或纸板(第四十七章),纸及纸板;纸浆、纸或纸板制品(第四十八章),木家具。]
(二)双边贸易以中国出口为主,长期处于贸易顺差状态,顺差率逐步提升,形成明显的出口导向型贸易结构。2024年,中国林产品向美国出口109.37亿美元,占中美林产品贸易额的75.64%;从美国进口35.22亿美元,占中美林产品贸易额的24.36%。10年间,中美林产品贸易平均顺差为64.66亿美元,其中2019年顺差最高、达到101.26亿美元,2017年最低、为34.87亿美元。自2021年以来,顺差基本稳定在70亿美元左右,显示出中国对美林产品出口能力相对稳定。从顺差趋势看,顺差率稳步提升,从2015年的24.45%增长至2024年的51.27%,表明出口比重上升、进口依赖降低。
2015—2024年中美林产品进出口及顺差率变化情况
(三)出口以木家具为主,进口以木浆、原木、锯材等为主。中国向美国出口的第一大林产品是木家具。2024年,木家具对美出口额为41.94亿美元,占中国出口美国林产品贸易额的38.4%。10年来,该项占比在32%至45%之间波动,平均占比为38.7%。中国向美国出口的第二大林产品为纸和纸制品。2024年,纸和纸制品对美出口额为37.89亿美元,占中国出口美国林产品贸易额的34.7%。10年来,该项占比在26%至36%之间波动,平均占比为30.4%,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中国向美国出口第三大林产品为人造板等木制品。2024年,木制品对美出口额为29.40亿美元,占中国出口美国林产品贸易额的26.9%。10年来,该项占比在27%至34%之间波动,平均占比为30.9%,总体呈波动下降趋势。
中国从美国主要进口木浆、原木、锯材等原料类林产品。2024年,进口木浆8.58亿美元、原木8.5亿美元、锯材7.39亿美元,三项合计占当年中国从美国进口林产品总额的69.48%。这三类产品长期占据对美林产品进口的主体地位,进口额在多数年份占中国自美进口林产品总额的50%以上,反映出这三类商品在双边林产品贸易中的核心地位。
二、贸易战对林产品贸易影响
衡量贸易战对中美林产品贸易的影响程度可将中国对美国的出口依赖度和进口依赖度作为参考依据,即中国向美国林产品出口额占中国林产品总出口额的比,以及中国从美国进口林产品额占中国林产品总进口的比,通常将0%—10%区间视为低依赖、10%—20%区间视为中等依赖、20%—30%为高依赖、30%以上为高度依赖。
按此标准,此次贸易战对中美林产品贸易影响可做如下判断:
(一)总的影响程度为“中偏低”。中美林产品贸易规模一直处在我国林产品双边贸易首位。按照2024年统计,贸易战将影响价值145亿美元的林产品,中国林产品进出口贸易对美依赖度13.31%,位于中偏下区间,其中影响中国出口的主要产品包括木家具、纸制品、木制品、印刷品、人造板,影响中国进口的主要产品包括木浆、原木、锯材、纸制品等。
(二)对出口的影响程度为“中”,进口的影响程度为“低”。2024年,中国林产品出口贸易对美依赖度为17.97%,处于中依赖区间;进口依赖度为7.37%,处于低依赖区间。中国在中美林产品贸易中长期处于顺差,尤其是出口比较依赖美国市场,如果实行对等关税,对出口的影响高于对进口的影响。从发展趋势来看,中国林产品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度和从美国进口林产品的依赖度均在不断下降,与2015年的高依赖度相比,影响程度已经明显减弱。
2015—2024年林产品进出口对美国依赖度变化情况
(三)对木家具出口的影响程度为“高”,其他林产品的影响程度为“中低”。经对2024年木家具、纸和纸制品、人造板等主要出口到美国的林产品和原木、锯材、木浆等从美国进口的林产品测算,木家具出口依赖度为29.89%,对美国市场依赖程度最高,是中美林产品贸易中受影响最大的类型。木制品出口对美依赖度为17.94%,影响程度为“中偏高”,其中人造板出口对美依赖度为“低”。原木进口对美依赖度为13.79%,影响程度为“中偏低”。纸和纸制品出口对美依赖度为12.72%,影响程度为“中偏低”。锯材进口对美依赖度为10.77%,影响程度为“中偏低”。木浆进口对美依赖度在10%以下,属于安全区间。
2015—2024年主要林产品进出口对美国依赖度变化情况
三、可持续视野下的稳健应对
特朗普在第一次总统任期(2017—2021年),实行了一系列关税政策,核心目标是 “美国优先”,贸易政策强调通过对中国征收关税减少美国的贸易逆差。在其影响下,一方面中美林产品贸易额和份额不断下降,另一方面降低了我国林产品贸易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度,减轻了新一轮贸易战对我国林产品贸易的影响。同时启示我们,在国际贸易体系中,不能过度依赖单一市场,要增强林产品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
(一)加快构建稳健的林产品国际贸易供应链体系,拓展多元化市场,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积极开拓美国之外的国际市场,积极应对美国加征高关税后引发的对美出口萎缩问题。强化“一带一路”、“中非合作”、上合组织、金砖国家等区域合作,降低关税壁垒、增强贸易便利化水平,拓展林产品生产原料的进口渠道,促进在发展经济体内的产品销售,构建稳固高效的林产品销售与供应链网络体系。
(二)增强林产品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推进全链条“走出去”布局。加快构建“资源-加工-贸易”一体化的全球林产品产业链体系,鼓励具备综合实力的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通过海外投资、并购、合资等多种方式,建立集造林、抚育、采伐、木材加工、贸易流通于一体的境外运营体系。重点加强与东南亚、中非、大洋洲、南美洲和俄罗斯等木材资源输出大国的合作,扩大境外林业资源的可控性。同时,结合全球绿色供应链趋势,推动企业在境外开展可持续经营,提升国际品牌形象与环境合规能力。通过强化境外资源掌控与产业链延伸,有效缓解我国对资源型林产品的进口依赖,助力实现林产品贸易的高质量与可持续发展。
(三)提高国产林木资源培育与高效利用水平。坚持将加强国产材资源的可持续培育与开发作为保障我国林产品安全供给与提升产业链自给率的关键路径,进一步优化国内森林资源管理政策机制,强化商品林培育、抚育与轮伐设计,提升木材产出效率。鼓励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推动高效木材加工利用技术研发与推广,提升国产材的利用率与附加值。支持在重点林区发展林业产业集群,推动形成区域化、专业化的木材加工和供应能力。同时,应加强政策支持,引导金融、保险等资源向国产材产业链倾斜,构建涵盖资源培育、加工转化、市场流通全流程的国产林产品供需体系,为保障国家木材战略安全提供有力支撑。(作者:毛炎新,系国家林草局发展研究中心产业室主任,教授级高工,主要从事林业产业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