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全民义务植树网!
新闻资讯
陕西 | 让商洛大地青绿常驻

发布时间:2025/04/02 来源:商洛日报

春回大地,万木吐绿,山峦叠翠。3月21日清晨,商南县过风楼镇八里坡村护林员陶久林沿着蜿蜒崎岖的山间小路,开启了一天的巡山工作。自从2017年当上护林员起,这条山间小路,陶久林已走了8年,他熟悉八里坡村2000多亩林地里的一草一木。

11 (1).jpg

巡山中,陶久林会对重点区域进行认真查看,并向群众普及森林防火知识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增强村民的防火护林意识。

“山里有100多种树木,绝大多数都是天然林,是真正宝贵的自然资源和财富,还有猪獾、红腹锦鸡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保护它们责任很大。”陶久林说。

像陶久林这样的护林员,商洛市共有1万多名。为加强天然林保护修复工作,商洛市建立了市、县、镇(街道)、村(社区)四级林长制组织体系。全市7个县区、98个镇(街道)、1274个村(社区),设立市、县、镇、村四级林长4014名,明确各级林长的责任区和工作职责,实行网格化管理,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在洛南县古城镇南村,沿着村中的盘山路走到尽头,那株孤傲屹立的页山古柏就映入眼帘。这株古柏高23.1米、胸围8.2米,平均冠幅25.7米,是全国5株树龄超过5000年的古树之一,也是秦岭地区发现的最大古侧柏。

近期,林场工作人员针对古柏可能存在的腐朽枝、虫害等问题,进行全面体检。

“商洛市现有古树40.88万株,其中散生古树名木1400株、古树群60处40.74万株。保护好现存的古树名木,对守护自然遗产、保护生物多样性、实现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市林业局工作人员介绍。

为加强生态修复,提升管护水平,在秦岭生态环境保护修复项目建设中,商洛市严格执行项目工程建设“四制”管理和种苗“两证一签”制度,坚持对工程建设全程跟踪监督和资金使用安全管理,确保天然林修复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同时,加强森林防火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在天然林设立森林病虫害监测监控点,全面加强对天然林森林病虫害的疫情监测监控,确保天然林资源安全。

近年来,商洛市持续加大天然林资源保护宣传力度,通过设立咨询点、印发宣传彩页和宣传册、送法律法规进村入户以及印发公告、设立举报电话等途径,大力宣传天然林资源保护,组织人员深入基层开展《陕西省天然林保护修复条例》培训会,进一步夯实天然林管护人员的管护责任,增强社会公众对天然林保护修复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目前,全市已编印《条例》2.4万册、天然林保护修复政策解读彩页6万份,结合“安全生产月”“森林资源专项整治”“森林防火宣传月”等活动,集中宣传100多次,入村、入户宣传2000多次。

商洛市抓巡山护林保存量的同时,通过植树造林扩增量,全市森林覆盖率69.56%。眼下,商洛市各地抢抓春季植树黄金期,掀起植树造林热潮。在和风暖阳的轻拂下,一丛丛幼苗探头拔高,顽强生长。截至目前,全市共完成造林绿化面积12.65万亩,其中人工造林6700亩、退化林修复5.74万亩、封山育林6.24万亩。各县区开展各类义务植树活动50多场次,栽植各类苗木270多万株。

商洛市将持续抓好天然林保护修复工作,探索“义务植树+”新路径,不断厚植绿色家底,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绿色动能。(记者|肖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