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云南昆明市通过建设森林城市,城市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图为红嘴鸥在洱海与市民嬉戏
鄂尔多斯南有毛乌素沙地、北有库布其沙漠,是我国华北地区的重要风沙源,自古风大沙多。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鄂尔多斯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5.81%,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32.99平方米,生态环境实现了由严重恶化到大为改善的巨大转变,2015年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鄂尔多斯由风沙源变身森林城市,是我国森林城市建设成就的缩影。2004年,贵州省贵阳市被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成为全国首个获此殊荣的城市。15年来,我国先后举办了9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和5次森林城市建设座谈会,总结推广经验。截至目前,我国已有138个城市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党的十八大以来,森林城市建设在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中的作用越来越凸显。原国家林业局确定了国家森林城市建设40项指标,森林城市建设已成为增加森林面积、保护森林资源的有效手段。
“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加快城乡绿道、郊野公园等城乡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森林城市,建设森林小镇。《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建设森林城市,进一步提高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和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让城市更自然、更生态、更有特色。国务院将国家森林城市称号批准列为政府内部审批事项,将森林城市工程列入“十三五”165项重大工程项目中。
鄂尔多斯治沙领军人物、亿利集团董事长王文彪记得,小时候大风经常扬起流沙,形成上百米高的沙墙,铺天盖地而来。但如今,库布其沙漠森林覆盖率、植被覆盖度已分别由2002年的0.8%、16.2%,大幅提升到2016年的15.7%、53%。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统计数据显示,过去5年间,全国开展森林城市建设的城市造林总投资超过4500亿元,其中一半以上来自于社会。对138个“国家森林城市”的监测数据显示,近5年每个城市年均新增造林面积20万亩以上,大大高于全国同期平均水平,有力地推进了森林资源增长和国土绿化进程。
各地通过实施森林增长工程,开展城区的拆迁补绿、见缝插绿,建设郊区森林公园、郊野公园,绿化水系和道路,显著增加了城市森林绿地面积。5年来,森林城市建设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拓展。森林进社区进乡村、进机关进学校、进园区进厂矿,城乡人居环境整体显著改善。各地通过发展以树木为主体的街头游园、休闲绿地,实现出门500米能见绿、能进林的目标,建设绿道和生态标识系统,无偿开放公园绿地,促进了森林惠民。
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每年专项调查,市民对建设森林城市的认知度和满意度都在90%以上,森林城市建设已成为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
前不久,2014年跻身“国家森林城市”的广东省惠州市宣布,未来3年将建成26个森林小镇。目前,珠三角地区广州、惠州、东莞、珠海、肇庆、佛山、江门已先后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称号,深圳、中山今年有望入列,一个“超级森林城市群”已经成形。
《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我国将建成200个国家森林城市、6个国家级森林城市群。具体地讲,就是“三带、六群”的发展格局:“三带”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森林城市防护带、“长江经济带”森林城市支撑带、“沿海经济带”森林城市承载带。“三带”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城镇、城市发展带,将提高生态支撑能力,主要目标是为国家发展战略提供生态支撑,通过城乡统筹发展提升城乡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六群”则是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长株潭、中原、关中—天水等6个国家级森林城市群。“六群”作为各区域森林城市群建设的示范,将提高城市的生态承载能力,主要目标是推动森林连城,加强城市间的生态空间一体化。
据介绍,森林城市建设将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增加城市森林面积、提升城市森林质量、增加城市居民游憩空间为目标,加强城市森林建设,使森林覆盖率达到《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要求,城区树冠覆盖率达25%。森林城市群建设将针对城市群发展对林业生态、产业、文化等多种服务功能的需求,以及有效应对区域性生态环境问题的社会期待,依托河流、湖泊、山峦等自然地理格局,构建互联互通的森林生态网络体系,使城市群地区蓝绿空间占比达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