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上午,在山东省林业厅召开的全省林业局长会议上,山东省林业厅厅长刘均刚公布了全省“十三五”林业的发展目标:林木绿化率提高到27%,林木蓄积量增加到1.42亿立方米,湿地保有量稳定在2600万亩,自然保护区占国土面积稳定在8%以上,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7900亿元,现代林业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刘均刚表示,加快全省现代林业建设,实现“十三五”全省林业发展目标,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
坚持创新发展理念 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改革创新是破解林业发展难题的有效途径,也是引领林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山东林业经营体系不完善,需要通过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着力解决好林权流转、专业合作组织建设、林权抵押贷款、政策性森林保险等问题,着力解决制约山东林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山东国有林场资源管护机制和监管体制滞后,需要全面推进和深化改革。山东林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基础和前沿研究比较薄弱,高端人才匮乏,林业科技体制与市场经济发展不相适应,需要大力改革创新。
山东造林资金投入不足,需要创新林业投融资机制,吸引社会资本、工商资本投资造林绿化。随着全社会绿化意识的提高,需要创新造林组织形式,充分发挥绿化委员会的职能作用,调动和激发全社会造林的积极性,推动部门林业向社会林业转变。
坚持协调发展理念 着力实现全面均衡发展
协调发展是健康的发展、可持续的发展,是推进现代林业建设的必然要求。山东城乡绿化水平差距较大,需要坚持“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统筹、共同推进”的原则,构建城乡绿化一体化的体制机制。
山东林业区域发展不平衡,尤其是盐碱滩区、风沙区和山岭薄地,森林覆盖率不高,需要加大造林绿化推进力度。山东林业生态和产业发展不协调,必须加快培育壮大后备森林资源,为产业持续发展提供资源保障。
山东林业产业结构不够合理,第三产业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9个百分点,需要大力发展森林旅游、森林康养、林下经济等林业第三产业,不断优化产业结构。
山东基层乡镇林业站、国有林场基础设施落后,装备水平不高,人才队伍紧缺,与加快全省林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必须尽快补上基础设施这块短板,实现林业协调均衡全面发展。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 着力构筑生态安全屏障
经过多年努力,山东森林资源持续增长,但总体上仍缺林少绿,仍然有300多万亩荒山没有绿化,水土流失面积2.7万平方公里,相当于5个济南市的面积。
为此,山东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把加快造林绿化作为现代林业建设的重中之重,认真组织实施一批重点林业生态工程,着力增加资源总量,让荒山披上绿装、平原林茂粮丰、身边增添绿荫;牢固树立“保护也是发展”的理念,加大森林、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改变森林、湿地、物种过多过快流失的被动局面。
坚持开放发展理念 着力实现合作共赢
以开放促发展,靠合作求共赢,这是山东林业发展的成功经验。目前,山东木材对外依存高达90%以上,这就要求山东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解决木材供给不足的问题。山东是全国人造板、经济林产品等生产大省,必须充分利用外部市场,加强外部合作,拓宽销售渠道。
山东正处在由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的关键时期,必须加强与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的交流合作,学习借鉴国际上先进技术和发展经验,积极利用外国和国际金融组织贷款、赠款,弥补山东造林绿化资金不足问题。
同时,山东要牢固树立互联网思维,积极推进林业政务公开和“互联网+林业”建设,让林农群众更方便、快捷地了解林业法律法规、重大政策、林业规划和社会关注的热点等信息,提高社会公众参与林业的积极性。
坚持共享发展理念 着力增进绿色惠民
林业是生态产品的主要提供者,推进现代林业建设要牢固树立共享发展理念。当前,良好生态环境已成为人民群众最强烈的需求,绿色、生态、安全的林产品已成为消费者最为青睐的生活必需品,就业增收已成为贫困人口最迫切的愿望。
山东将积极探索,尽快形成一种良好的共建共享机制,吸引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林业建设,确保群众公平分享发展成果;加快造林绿化步伐,向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生态产品,增加人民生态福祉;尽快提高生态效益补偿标准,吸纳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就地转成护林员,实现就业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