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全民义务植树网!
新闻资讯
云南腾冲推进国有林场改革,呵护青山绿水

发布时间:2016/02/02

云南腾冲沙坝林场,3年前职工纷纷想“逃离”,如今反过来了——其他林场的职工想调过来。林场党支部书记张仁斌解释:“通过改革,腾冲市的林场待遇不再‘贫富不均’,沙坝林场离城区又近,自然‘剧情反转’。”


  变的不仅是林场之间的“苦乐不均”。从2013年5月起,腾冲市的5个国有林场由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统一改革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职工变“砍树找钱”为财政供养。如今,林场职工心定了,山上林木少挨了斧头,多种经营搞起来了。


  市委书记杨正晓说:“生态立市不是空话,我们下决心从‘砍树卖钱’到‘花钱养绿’,让国有林场成为促进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的主力军。”


  “生态文明不能说起来干脆,做起来犹豫”


  林场变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财政每年多支出1400余万元


  回想起2012年沙坝林场的日子,张仁斌觉得心酸:林场每月10日发工资,场长5日就去林业局守着——好“逮”领导要钱;因为退休职工是按企业标准发工资,林场补不起与事业单位退休金的差额,退休职工“炸了锅”;来买木材的客商先垫钱维持林场运转,砍起价来占尽优势……


  沙坝林场1959年建立,最风光的时候是上世纪90年代,因为林场砍树卖钱效益好,便将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改成定额拨款事业单位。后来可砍伐的林木资源越来越少,尽管林业局给补贴,仍陷入亏损。


  腾冲五大国有林场,境遇都差不多,“差钱—砍树—再差钱—再砍树”的路子走不下去了。到2012年时,一年要采伐10多万立方米木材,才能维持各个林场运转。照此下去,国有林场只能维持两三年。且可采伐的林木小、材质差,采伐成本却越来越高。


  以前,“木头财政”一度占到腾冲财政收入的1/3,国有林场职工成为砍树主力军。积年累月采伐之下,国有林场的大树和天然林越来越少。造林以生长快的秃杉、杉木、华山松、云南松“两杉两松”为主,林种单一破坏生物多样性,植被的蓄水能力也在下降,径流断流和泥石流时有发生。


  腾冲市地处我国西南边境,林场分布区是龙川江、槟榔江、大盈江的主要发源地,维护生态安全,国有林场不能“趴下”,改革势在必行。


  2012年开始,腾冲专项调研林场改革,决定坚持“生态优先、保护第一”的原则,建设“经营管理科学、森林优质高效、产业发展充分、资源经营持续、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现代国有林场。据测算,林场变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财政每年将为此多支出1400余万元;而之前林场每年砍树能向财政上缴1000多万元。面对财政一增一减的压力,腾冲市的决策者说:“生态文明是要花成本的,不能说起来干脆,做起来犹豫!”


  改革后每年减少采伐约7万立方米


  林场实施森林抚育7万多亩,森林生态功能逐渐恢复


  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如今不少地方单一树种的速生林越来越多,本土树种越来越难找。在沙坝林场的苗圃基地,记者却看到了20余种多姿多彩的本土树种。


  马蹄荷叶片肥厚,桤木树最能保水,香果树籽可以做生态肥皂,红花油茶花朵正绽放枝头,木莲、含笑和楠木长势郁郁葱葱……张仁斌介绍:“如今我们造林有‘三变’,本土阔叶树种多了,半米以上的大苗造林多了,造林时间从七八月提前到四五月。”


  这一切无疑都是国有林场改革带来的。从2013年5月起,五个国有林场由自收自支变为财政供养,林场资金“收支两条线”管理,林场采伐、经营收入全额上缴财政,财政拨付人员工资、公务开支等基本支出和营林造林、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等专项经费。


  为了配合国有林场改革,腾冲改善林场职工住房条件,利用棚户区改造政策,在县城保障林场职工每户一套房子,圆了许多林业人多年的“安居梦”。


  在人员安排方面,腾冲市从林场在职人员中调配53人,组建4个林政稽查中队和1个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队;剩余237人林场继续留用,按“只出不进”的原则自然减员,职能由林木采伐为主变为森林培育和保护为主。


  改革以来,林场平均每年减少采伐约7万立方米,这相当于每年“制造”了13万立方米水、2000余吨氧气、减少土壤流失两万多吨,生态价值不言而喻。与此同时,5个林场共实施森林抚育7万多亩,种植珍贵乡土树种115万株,森林得到休养生息,生态功能逐渐恢复。据统计,腾冲国有林场占全市林业用地面积两成,活力木蓄积占全市的三成,公益林面积占34%。


  绿水青山带来金山银山


  发展种养殖、生态旅游等多种经营,搞活林下经济


  在林场工作40年,伯自成如今有点“英雄落寞”。上世纪90年代时,林场采伐指标多,浑身是劲的他一天砍树能挣七八十块钱。20年过去了,林场如今不以砍树“论英雄”了。56岁的伯自成成为看管公益林的护林员,目前每个月收入两三千元。


  近年来,林下种养殖、森林生态旅游等异军突起,绿水青山带来了金山银山。守着“金饭碗”,林场自然不会“讨饭吃”。


  在林场改革中,腾冲市扶持其发展多种经营,搞活林下经济,2013—2015年国有林场实现的多种经营利润,全额上缴财政后,财政再全部返还林场,用于滚动发展。


  如今,腾冲国有林场共种植石斛300多万平方米、草果近20万亩、龙胆草等4500亩。沙坝林场投资280万元建设了200亩珍贵树种苗木繁育基地。林场还在保护好生态的基础上,与企业合作开发,收益按比例分成。明光林场与一家农牧公司合作养殖黄牛,大河林场与公司合作建设中药材种植基地。


  走进斛健庄园,就进入了一片石斛天地:有绑在树上的,有架在篱笆上的,还有吊在半空的。负责人介绍,石斛棚下种植用化肥农药多,林场的环境适合仿生种植。除了石斛等中草药,庄园还准备把旁边山上的红花油茶也利用起来,建成生态旅游接待点。斛健庄园是沙坝林场和一家企业合作建设的,林场以4000亩林地入股,其他的由企业投资。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腾冲国有林场改革也面临一些难题。例如,作为“收支两条线管理”单位,目前国有林场的多种经营所得须全额上缴财政,和林场没有利益挂钩关系,林场积极性从何而来?国有林场搞起了经营,与“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性质有无冲突,如何提高市场竞争力?国有林场目前核编200人,如何破解“人少事多”的发展矛盾?


  腾冲市林业局局长柴贤表示,国有林场改革符合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要求,对改革中遇到的这些问题,将通过争取延长优惠政策期限、强化林场绩效考核、按需聘用人员等办法解决,逐步建立符合当地实际的现代林场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