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全民义务植树网!
新闻资讯
生态建设“五轮驱动 ” 绘就普洱秀美画卷

发布时间:2016/06/24

享有“绿海明珠”“天然氧吧”等美誉的云南普洱,被联合国环境署称为“世界的天堂,天堂的世界”。普洱郁郁葱葱的森林生态,除了部分原始森林生态之外,更多的是后来人的建造与保护。


    普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建设。近年来,普洱围绕“生态立市、绿色发展”战略,科学规划,按照城市、森林、园林三者融合,城区、近郊、远郊三位一体,水网、路网、林网三网合一,乔木、灌木、地被三头并举,生态林、产业林、城市景观林三林并建的方针,多层次、多方位力推生态建设。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构建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


    普洱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抓手,进一步加大森林生态建设力度,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2009年以来,普洱通过实施生态公益林、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重点生态建设工程,改造完成了140余万亩生态茶园;通过强化资源生态环境监管、加强污染防治、推进农村能源建设和环境整治、实施原始生态以及湿地恢复和生态移民工程,有效保护了普洱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全市新增林地面积150多万亩,森林覆盖率实现有效增长,森林蓄积净增3000多万立方米,森林生态系统社会服务功能价值每年达2000多亿元。


    时下,全市林地面积达312万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70.5%,森林覆盖率从2010年的64.9%提高到68.7%,植物种类数量跃居云南省前列,实现了“森林面积、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森林经济”四增长。


    为了加强全市公益林保护,普洱将江河两岸、水库周边等区域划为公益林,新增公益林面积247万亩。同时,普洱进一步健全公益林管护制度,加强对公益林管护责任的督查,实现了对自然保护区、水源区、风景区等重要生态区森林的保护。


    打造“四大产业基地” 努力实现产业发展生态化


    普洱大力推进“绿色生物产业基地”“现代林产业基地”“清洁能源基地”“休闲度假基地”建设,进一步加大绿色产业构建力度,努力实现产业发展生态化。


    普洱依托生物资源优势,发展形成了以茶、咖啡、生物药、橡胶、蚕桑等种植、加工、贸易一体化的绿色生物产业。近年来,普洱加强生物产业绿色化改造和提升,保护了26座古茶山,种植了200亩野生动物食源,恢复和建设了10余块湿地项目,改造建设了136万亩的生态茶园,重点打造了普洱茶、咖啡、石斛三大绿色产业形成的“普洱三宝”。


    普洱发挥气候优势,加快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走依托工业原料林发展林产工业的道路,推进“现代林产业基地”建设,形成了林(竹)浆纸纤维为龙头、林板和林化为两翼、林下特色经济为补充的现代林业发展模式,成为全国林业分类经营示范区和现代林业开发区。


    为了节省绿色资源,普洱高度重视以水电为主的清洁能源发展,大力推进“清洁能源基地”建设。目前,全市水电总装机容量550万千瓦,形成了覆盖城乡的大电网,成为“西电东送、云电外送”的重要能源基地。此外,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发电项目建设也正在加快推进中。


    普洱以休闲度假养生为定位,打造“休闲度假基地”,塑造了“天赐普洱,世界茶源”的城市品牌,还引进知名企业积极建设“边三县”茶祖文化旅游项目。近年来,普洱的绿色旅游吸引了大批游客,绿色旅游收入大幅增长,支持了全市的生态建设,加大了生态多样性的保护力度。


    构建林业“三防”体系 加大生态安全防范力度


    普洱以开展林业“三防”体系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为重点,进一步加大生态安全防范力度,为生态建设保驾护航。

    普洱加强全市森林防火体系建设,构建了以卫星监测、飞机巡护、瞭望塔监测、护林员巡山为主干的林火预警监测系统,有效保护了森林生态安全。


    近年来,普洱不断建立和完善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应急处置机制,先后启动了薇甘菊、红火蚁疫情县级处置预案,科学、及时、高效处置了疫情,并成立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服务网点”,组建了防治专业合作社,强化了群防群治的构成。普洱通过成立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公司,推行承包防治新机制,推进了社会化防治进程;通过深入开展“利剑”“绿盾” 林业植物检疫执法专项行动,有效阻止了检疫性和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的传播蔓延。


    为了让野生动物少破坏生态、少扰民,近年来,普洱相关部门在大象集中活动区域专门种植了香蕉、玉米,办起了“大象食堂”。在普洱,受惠的远不只大象一种动物,通过长期努力,普洱保护了全国2/3的印度野牛、1/2的长臂猿、1/3的亚洲象、常年集群分布的鹦鹉。此外,普洱还实施了野生动物肇事补偿政策,一旦动物到村里肇事,政府负责给村民补偿。


    加大林业政策扶持 助力山区脱贫致富


    普洱以林业政策扶持为支点,进一步加大对贫困山区的扶持力度,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林农投身生态建设的积极性。


    近年来,山区群众通过退耕还林、天然林管护、木本油料林基地建设、农村能源建设、林业贴息贷款等扶持政策获得各种林业政策性补助资金24亿元。“十二五”以来,普洱累计完成营造林400多万亩,其中新发展木本油料林75万亩(含澳洲坚果38万亩)、珍贵树种15万亩、勃氏甜龙竹13万亩、速丰林80万亩,辣木1.3万亩,完成以森林抚育为主的低效林改造207.3万亩、封山育林50万亩、全民义务植树4500多万株。至2015年,普洱全市已种植以核桃为主的木本油料林213.6万多亩,投产近60万亩,近16万亩进入盛果期,年产量上万吨,核桃每年综合产值达15亿元。


    尊重少数民族生态观 保护民族地区生态平衡


    普洱注重少数民族生态保护的文化建设,采取了多种措施调动少数民族自觉保护森林生态的积极性。


    普洱是个多民族地区,全市有9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居住着汉、哈尼、彝、拉祜、佤、傣等14个世居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60%。少数民族居住地区多是古木参天、森林覆盖率高、物种多样性集中的山区,祖祖辈辈保留下来的优美的村寨自然风光与村民淳朴的生态伦理观有着密切联系。


    为了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原始宗教中尊重大自然的生态伦理观,普洱大建自然保护区,尊重他们文化发展与周围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的习俗,很好地起到了保护民族地区生态平衡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