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无国界,人类同呼吸、共命运。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始终在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近年来,中国深度参与全球生态事务,加强国际交流合作,贡献中国智慧力量,为推动全球生态治理、促进全球绿色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以国际交流合作展形象
2024年12月2日—13日,《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大会在沙特首都利雅得举行。大会期间,中国政府代表团全面参与各项议题谈判,协调推进干旱、沙尘暴、草原等议题立场形成,积极影响《公约》未来目标和战略框架制定。在会场设立中国馆,举办主题展、边会、会谈等,促进国际交流合作。
2024年 12月 2日,在沙特阿拉伯利雅得的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大会中国馆,参会者和大熊猫人偶合影。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大会中国馆总面积超过 600 平方米,是除东道国之外最大的国家主题馆,举办主题为“跨世纪三北工程 新时代中国实践”的展览,展示“三北”工程为代表的中国荒漠化防治成效与经验,讲述中国人民艰苦卓绝、久久为功的治沙故事,并开展系列边会活动。 新华社记者 王东震摄
近些年,中国加强荒漠化防治国际合作,推动了全球荒漠化治理进程。成立中阿、中蒙荒漠化防治中心,在蒙古国、中亚、非洲等地建立防沙治沙示范基地,为非洲绿色长城、蒙古十亿棵树等倡议提供技术支撑,为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培养了一批中高级人才和业务骨干。支持二十国集团落实全球土地倡议,推动东北亚防治荒漠化、土地退化和干旱网络走深走实。成功举办《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连续举办九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引领荒漠化防治事业发展。
2024年11月6日,国际红树林中心成立协定在深圳正式签署,首批18个成员国代表共同签署协定并为国际红树林中心揭牌。
在深圳设立国际红树林中心,是2022年11月在我国承办的《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取得的一项重要成果,旨在以该中心为平台,推动红树林保护全球联合行动。
两年来,中国积极推动国际红树林中心建设,通过资金、技术和人才的投入,支持红树林的保护和恢复工作。同时,加强与红树林气候联盟等相关国际机构的协同合作。
红树林保护恢复是全球海洋生态保护的重要任务之一。中国持续推进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计划(2022—2025年),召开红树林保护修复工作推进会,沿海五省区积极开展红树林营造、修复。全国红树林面积达45.45万亩,较本世纪初增加了12.45万亩,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红树林保护模式。
2024年,中国深入开展林草国际合作交流,进一步深化双边区域合作。
这一年,在成都举办历时186天的世界园艺博览会,向世界展示我国花卉园艺方面的成就,增强国际社会对中国绿色发展理念的认同和信心。
这一年,在南宁举办世界林木业大会,各国的林业专家和企业家共同探讨创新引领林木业高质量发展的前景和机遇,分享林业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经验。
这一年,中国同俄罗斯签署跨境保护地政府间协议,与法国、新西兰、西班牙、奥地利、澳大利亚分别签署部门间林草合作协议,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签署保护地和生态旅游合作纲要。
这一年,大熊猫国家公园与法国比利牛斯国家公园结对,武夷山国家公园与加蓬洛佩国家公园、与法国勃艮第国家公园结对。
这一年,在成都召开全球熊猫伙伴大会,制定大熊猫国际合作规划布局,稳妥有序接返回国9批次22只到期到龄大熊猫,运送出境5批次10只大熊猫开展新合作,引发了“熊猫热”。
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代表,也是国际交往的“友谊使者”。大熊猫的出境和回国,展示了中国野生动物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成就,推进了野生动物保护国际合作交流,为中国树立了良好的国际形象,促进了中外友好关系的发展。
合作是通向未来的桥梁,绿色发展离不开携手合作。国际合作交流有助于各国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推动各国优势互补,共同培育发展新动能。在全球生态治理的舞台上,中国积极担当、履约尽责,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合作,展示负责任大国形象。
林草国际合作交流是中国参与全球生态治理的重要领域之一。近些年,积极推动生态外交,不断深化林草国际履约和国际交流、双边区域合作,深度参与全球生态治理,高质量推动林草援外工作。
中国一直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重要合作伙伴,双方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气候变化应对、荒漠化防治等多方面展开广泛深入合作。
中国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的合作,积极推动林草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保护,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危机,不仅分享自己的经验和做法,也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经验。
在推动全球生态治理中,中国履行责任担当,彰显引领风范,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尊重与赞誉。
用中国智慧力量作贡献
在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6次缔约方大会上,北京获评“生物多样性魅力城市”。
2024年3月27日,吉林长白山、福建龙岩、江西武功山、湖北恩施大峡谷-腾龙洞、贵州兴义和甘肃临夏等6处地质公园正式获批为世界地质公园。至此,我国世界地质公园数量增至47处,继续稳居世界首位。
我国积极开展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创建国家公园、国家植物园,努力建设全世界最大的国家公园体系,加快形成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加强重点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保护,珍稀濒危物种数量实现稳中有升,大熊猫、朱鹮、藏羚、海南长臂猿、亚洲象等旗舰物种野外种群数量明显增长,大熊猫已从濒危降为易危。
我国大规模开展国土绿化,近20年贡献了全球新增绿化面积的1/4,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连续40年保持“双增长”,是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和人工造林面积最大的国家。
我国在荒漠化防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和精心实施,中国成功地将许多荒漠化严重的地区变成了绿洲。《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执行秘书易卜拉欣·蒂奥表示,中国的案例是治理土地退化的典范。
中国方案把长远规划目标与有效方法措施相结合,把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把现代技术与传统知识相结合,通过积极行动让土地真正恢复健康。这些成功经验,不仅为中国的荒漠化防治提供了有力支持,也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可借鉴的中国方案,为全球南方国家绿色发展注入动力。
不只是在荒漠化领域,在共筑绿色家园梦的过程中,中国林草事业锚定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宏伟目标,不断探索实践,深化改革创新,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
在理念上,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坚持“三绿”并举、森林“四库”联动,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优先,促进绿色发展和共同富裕,更好实现生态美与百姓富的有机统一。
在举措上,确定了林业草原国家公园发展战略思路、政策机制,完善了组织动员、法律制度、支撑保障、国际合作体系,全面推进林草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中国与其他国家分享发展林业建设的经验与成果,帮助发展中国家提升生态保护能力,促进全球生态环境的公平治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力量。
美国国家人文科学院院士小约翰·柯布认为,中国走出了高质量的绿色发展之路,给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带来了希望之光。
把中国林草故事讲出彩
2024年12月2日,《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大会中国馆开馆,中国馆总面积超过600平方米,是除东道国沙特之外最大的国家主题馆。在中国馆,举办主题展,推出了展示我国防沙治沙方面的图文、视频及智能植树机器人等科技产品,同时举办16场边会,全面阐述我国防沙治沙理念、行动、技术、模式和成效。这是我国首次在境外展示宣介荒漠化防治和“三北”工程攻坚战。
“当我看到中国馆展出的中国人民为防治荒漠化所作出努力的图片时,我深受震撼,这体现了中国在防治荒漠化方面的卓越领导力。”《公约》副执行秘书梅萨说。
中国高度重视并科学推进荒漠化防治。40多年来,相继启动实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京津风沙源治理等重大生态工程,持续实现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双缩减”,在全球率先实现土地退化“零增长”,成功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防沙治沙道路,成为防沙治沙国际典范。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三北”工程“全球500佳”奖章,《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两次授予中国“防治荒漠化杰出贡献奖”,认为“世界荒漠化防治看中国”。
进入新时代,“三北”工程实施攻坚行动,打响了三大标志性战役。林草部门用系统观念和科学方法施策,以坚韧毅力合力攻坚,推进荒漠化综合治理,让黄沙披绿装,让黄沙生黄金。
2024年12月10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公布2024年“地球卫士奖”得主。中国林科院首席科学家卢琦因其在科学政策交叉领域助力中国扭转土地退化趋势、减少沙化面积方面的卓越贡献,获得“地球卫士奖”中的“科学与创新奖”,成为首位在该类别获奖的中国人。
在长达30余年的职业生涯中,卢琦全身心投入到中国荒漠化防治事业,为扭转土地退化趋势、减少沙化土地面积贡献了巨大力量。同时,在实施世界上最大的造林项目、建立荒漠生态研究网络和伙伴关系,以及促进多边合作以遏制荒漠化、土地退化和干旱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2024年1月19日,“国家工程师奖”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甘肃省治沙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徐先英被授予“国家卓越工程师”称号。
徐先英,自1985年治沙专业大学毕业以来,一直奋战在治沙一线,从事科研及管理工作。他主持完成项目30多项,获得专利22项,筛选抗逆性沙地造林树种,研发防风固沙技术和新型治沙装备,推广治沙技术面积20多万亩。
与徐先英一样,宁夏中卫市国有林业总场唐希明,内蒙古赤峰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李显玉,分别在“三北”工程一线从事治沙科研工作34年、41年,业绩俱佳、成果颇丰。
中国加强荒漠化治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行动令世界印象深刻,中国人民艰苦卓绝、久久为功的防沙治沙故事深深打动世界。
中国自然保护行动有力,备受关注。从大熊猫繁育到候鸟迁飞,从湿地保护到生物灾害防控,从国家公园创建到国家植物园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旋律在弘扬。
4年前的云南15头亚洲象“北移南归”,让人记忆犹新。亚洲象群自西双版纳一路北上至昆明,再南返至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历时1年零5个月,迂回行进1300多公里。大象所到之处,各地均采取“盯象、管人、助迁、理赔”等措施,给大象“让道、引路、补给”。亚洲象之旅,弹奏出了最和谐、最动人的音符。
2024年,充分发挥大熊猫“友谊使者”的作用,抓住大熊猫出境回国契机,讲好中国保护故事。10月26日、12月27日,分别在大熊猫国家公园、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开展的两次直播活动,全网观看量均超过350万。直播活动带领公众沉浸式体验绝美自然,了解大熊猫、海南长臂猿的生活习性及故事,以及各类森林物种的生存奥秘和保护知识。
近年来,林草宣传力度不断加大。各级林草部门通过举办新闻发布会、媒体见面会,组织媒体记者、网络大V、知名作家、外国友人等,走进林区沙区国家公园进行采访采风、考察调研,开展宣传报道、自然教育和科普宣传,以视频直播、政策解读、成果展示,生动讲好林草故事。
讲好中国林草故事,能让广大民众深刻认识林草事业对维护国土生态安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作用,增强全民生态保护意识和参与积极性,形成共建共享美丽中国的良好氛围。
将中国林草故事传播出去,能让国际社会看到中国推动绿色发展的担当作为、坚定步伐和积极成果,能促进全球生态合作交流、壮大全球生态保护力量。(王江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