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漠河:二十载笃行“两山”理念 绘就北疆生态画卷

发布时间:2025/09/15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二十载风雨兼程,地处祖国版图最北端的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漠河林业局始终坚定不移地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同推进中,摸索出一条契合自身实际、成效显著的发展路径,为区域林业探索“两山”转化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实践样本。

植绿护绿 筑牢北疆生态屏障

漠河林业局辖区内森林资源丰富,但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让生态保护工作充满挑战。这里冬季漫长严寒,冻土层深厚,给树木生长和森林抚育带来了诸多难题。然而,20年来,漠河林业人从未退缩,广大干部职工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将绿色理念深深扎根在这片土地上。

从建局之初,漠河林业局就将植树造林作为首要任务。一代又一代林业工人背上行囊,深入山林,在艰苦的环境中挥洒汗水。他们克服了山高路远、气候恶劣等重重困难,在荒山上种下一棵棵希望之树。据统计,20年来,漠河林业局累计完成造林面积73.89万亩,森林覆盖率从73.5%提升到如今的92.47%,森林蓄积量实现了稳步增长。

漠河林业局积极探索创新,全力提升森林质量。按照科学合理的规划,注重森林生态系统的修复和保护,对森林进行抚育间伐,调整林分结构,促进树木生长。20年来,完成森林抚育373.93万亩、人工促进天然更新7.07万亩、低质林改造0.5万亩、森林可持续经营4.21万亩。开展了湿地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等一系列生态工程,为众多珍稀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积极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通过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有效控制了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保障了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

为了守护好这片来之不易的绿色,漠河林业局不断加大森林资源保护力度,建立了完善的森林防火体系,加大人员巡查力度。全局41座管护站、1座检查站的工作人员全部上岗到位,在进山路口、林区道路两侧等关键位置设置检查点。组建了专业的森林消防队伍,695名森防专业队员如同森林的守护神,时刻保持备战状态,扎实开展防火拉练、灭火机具操作使用、分队灭火战斗、紧急避险、通信、后勤等专业技能训练,有效提高了扑火队员的灭火技战术水平和规避风险的能力,确保森林生态安全。

生态赋能 激活绿色发展引擎

绿水青山不仅是生态屏障,更是经济发展的金山银山。20年来,漠河林业局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积极探索生态产业发展的新路径,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漠河林业局大力发展寒地测试、森林旅游、林下经济等绿色产业。充分利用林下空间,引导职工和周边群众发展种植、养殖等产业。在种植方面,鼓励种植灵芝、黄芪等特色中药材和食用菌,不仅增加了职工和群众的收入,还促进了林下资源的合理利用。在养殖方面,发展了森林猪、森林鸡等养殖项目,生产出的绿色、有机农产品深受市场欢迎。仅2024年,漠河林业局各项产业增收近400万元,实现了不砍树也能致富的目标,让职工和群众真正从生态保护中受益。

绿色低碳 生态司法共筑绿色未来

2 (1).jpg

林业碳汇+生态司法生态环境修复基地 漠河林业局供图

为探索生态修复新路径、提升碳汇能力、强化生态司法保护,推动林业碳汇经济发展、促进林业资源保护与利用,2024 年8月,漠河林业局与大兴安岭地区中级人民法院携手,共同打造了林业碳汇+生态司法生态环境修复基地。这一创新合作模式促进了生态环境的修复与改善,承载着对绿色未来的期许,也是北纬53度碳中和项目的重要展示窗口,推动了碳汇经济的发展,为实现碳中和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撑。

传承精神 凝聚“两山”践行力量

在践行“两山”理念的征程中,漠河林业局不仅注重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还十分重视精神的传承和弘扬。将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科学求实的林业精神融入日常工作,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林业人不断前进。

依托前哨林场浓厚的红色底蕴,漠河林业局建立了前哨展馆、前哨陈列馆、前哨红色一条街,充分利用这些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向职工和群众讲述林业发展的光辉历程和感人故事,让大家深刻理解林业精神的内涵和价值。漠河林业局和漠河林业局前哨林场已连续10年保持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未来,漠河林业局将继续秉持“两山”理念,以绿色为底色,以发展为动力,以创新为引领,努力成为全国国有林场践行“两山”理念的标杆和典范。(许长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