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地选择及栽前准备 选择平坦的地势,水源条件较好的塬心坳地,按照株行距2米×4米的栽植密度,5:1的比例配置授粉树,于春季采用深沟浅栽技术。
果园规划放线后,先开挖宽、深各100厘米或80厘米的沟槽,然后在行间施入腐熟的有机肥(羊肥、鸡肥、猪肥),每亩按5—10吨用量施入,用挖掘机将表层土20—30厘米回填入沟槽内,以此类推。定植沟填好后,必须用水将沟闷实,以免栽植时出现苗木掉根影响成活。
2.苗木处理 栽植前需用3°— 5°的石硫合剂药液喷布苗木的根、干进行消毒;按照苗木的规格,根系的好坏进行分级,选用优质壮苗,同级苗木整块栽植,保持园貌的整齐;在分级过程中,对根系进行修剪,剪去主根系2—4厘米,须根系1厘米,对置放后苗木出现的根系褐变腐烂要全部剪掉;由外地调入和贮藏中失水的苗木,栽植前必须在清水中浸泡10—12小时。浸泡后用生根粉按比例浓度处理10分钟,方可栽植;苗木浸泡取出后用泥浆蘸根。调制泥浆不要太稀,也不要太稠,以根系能带上足够泥浆为原则。
3.苗木栽植 栽植时把苗放入50厘米—60厘米沟、穴内,前后左右对齐,使根系舒展,随填土随提苗,随踏实。栽植深度以苗木品种嫁接口外露地平5—8厘米为宜(即矮化中间砧外露地平1/5),埋土深度以苗木中间砧全部外露(将苗木基砧埋完踏实并浇足定根水),定植成活后第二年将矮化中间砧用土回填4/5,以苗木品种嫁接口外露地平5—8厘米为宜。
4.果园篱架搭设 矮化自根砧苗建园,苗木栽植后应及时设立支架,沿果树栽植行每10—15米设立水泥支架,水泥支架底座需用混凝土固定。在水泥支架距地面0.4米、1.2米、2.8米处拉三道铁丝,每株设立竹竿固定植株。矮化中间砧苗建园后可设立简易支架,即在苗旁栽植高2米的竹竿。设立支架的主要作用是校正苗干端正,保持苗木中心干绝对顶端优势。
5.灌溉系统的规划 在距场部边或果园最高点建立蓄水池,蓄水池大小依据果园面积至少可滴灌两次为标准,有条件同时配套加压泵或注肥器等设施。山地果园可利用果园周边道路,在果园最高点修筑蓄水窖,解决果园用水喷药与灌溉。有条件的也可利用机井或提水工程,建立果园渗灌、喷灌、滴灌及微喷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