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2025年大理州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活动暨宣传周活动在祥云县启动。活动主题为“保护古树名木 传承生态文明”,启动仪式上,宣读了《2025年古树名木保护倡议书》,宣布了“2025年大理州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活动”正式启动。
为保护好古树名木这些“活化石”,我州推出科学保护、因树施策等古树名木保护的“组合拳”,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各界齐抓共管”的古树名木保护机制,全力构建古树名木保护的安全网。大理州有4985株散生古树,其中:一级古树402株、二级古树947株、三级古树3636株,古树群174个、11512株。分布在全州十二县市,主要树种为黄连木、黄葛树、红椿、滇朴、圆柏。在2023年全国“双百”古树评选活动中,大理市无为寺软叶杉木和宾川朱苦拉古咖啡林、洱源弥苴河古树群上榜。


州林草局要求,各级林草部门要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关于加强古树名木保护的目标要求,高度重视,系统谋划,推动全面保护、依法管理、科学养护,让古树名木成为绿美大理建设中的一张靓丽名片。


活动期间,向过往群众发放古树宣传册,宣传古树名木的价值、古树名木保护相关规定、大理州古树资源的特点等,旨在提高广大市民保护古树名木的自觉性、积极性,营造了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通过展板介绍《古树名木保护条例》,当地群众踊跃参与,宣传活动氛围浓厚,营造了浓郁的宣传氛围;启动仪式结束后,进行了抢救复壮项目现场教学交流;12县(市)林草局分管领导和相关业务人员参加活动。

2025年古树名木保护倡议书
在这片滇西高原生生不息的沃土上,古树以千年之姿扎根大地,以苍劲之魂守望苍穹。它们聆听过茶马古道的蹄声,滋养过民族文化的生长,也将我们的乡愁与记忆,安放在每一片斑驳的树影之间——那里有童年的蝉鸣、村口的炊烟、风起时枝叶的低语,是我们共同的精神密码,一念心动,乡关何处,树即归处。
古树既通天地之气,亦系人世之根,更是“植物王国”“世界花园”不可或缺的绿色元素。作为这片土地上的青年一代,我们愿将眷恋化为行动,以志愿之心守护绿色遗产。为此,我们谨向广大人民群众、社会各界发出如下倡议:
一、敬畏自然,守护古树名木
每一株古树,都是自然的史诗、历史的见证。它们承载着云南作为“生物多样性宝库”的基因密码。让我们怀敬畏之心,不攀折、不刻划、不破坏其生境,维护古树生命的完整与尊严,守住大理最古老的绿色血脉。
二、传承文化,讲好古树故事
古树不仅扎根土壤,更扎根于民族记忆与地域文明。让我们深入挖掘其背后的历史文化,结合影像记录、科普宣讲、非遗传承等形式,让古树从历史中走出来,成为时代的“见证者”,让千年树魂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彩。
三、全民行动,共护云南绿脉
从守护一棵树,到守护一座城。无论是志愿巡护、专业管理,还是精心呵护,一次驻足关注、一次传播倡导,都是对古树生命最温暖的回应。让我们携手,使古树名木保护成为大理州的新风尚、新态度与新守护。
树在,根在;根在,魂在。
让我们在2025年这一新的起点上,以青年之肩担起绿色使命,为云南的古树名木撑起一片永续传奇的绿荫,为“植物王国·世界花园”留下可触可感、可传承千年的自然底蕴与文化记忆。
大理州林业和草原局
2025年10月2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