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片片绿色恣意舒展、一棵棵古树焕发新机……江城芜湖,山川披绿、林海生金,绘就一幅山更秀、水更清、人更富的美好画卷。
林业高质量发展是一场关乎生态、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十四五”以来,芜湖市林业局坚定不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推深做实林长制为总抓手,持续增绿、聚焦护绿、立足用绿,以绿色赋能芜湖高质量发展。
十里江湾人民公园绿意葱茏 记者 许诚 摄
执绿为“笔” 深化林长制改革
地处无为市昆山镇三公山核心景区的三公村高山环抱、绿水相拥。村党总支书记王日俊扎根乡村30多载,带领全村村民植树造林1.1万亩,消灭荒山,更让白茶产业成为全村支柱产业,带动了森林旅游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王日俊同时还有一个身份——三公村林长。在这位“全省推行林长制优秀林长”的宣传带动下,村民爱绿护绿的氛围浓厚,一处处精心打造的美丽乡村景点引人入胜,吸引越来越多游客前来打卡。
在芜湖的青山林海间,还活跃着一群特殊的“绿色卫士”——林长制监督员。他们凭借“人熟、地熟、林情熟”的优势,将监督触角延伸至每一片山林、土地,成为发现问题的“火眼金睛”,将大量风险隐患消除在萌芽阶段。
山河为卷,改革为笔。近年来,芜湖市进一步深化新一轮林长制改革,先后建立了林长“工作提示单、巡林记录单、问题交办单、落实反馈单”四单机制和林长制“一地一策”工作机制,实施“林长制+重点工作”行动计划,推动各级林长关注林业保护中非法占用林地、滥伐林木、违规改变土地用途等难点问题。正在试点的“林长制+政协监督员”机制,已选聘62名林长制监督员,强化林长制社会监督,成为保障林长制高效运行、守护江城生态屏障不可或缺的关键力量。
另外,芜湖市大力推进林长制示范改革先行区建设,顺利完成了“探索建立地方公益林补偿机制、完善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培育机制、完善长江(芜湖段)林业生态保护修复机制”三项省级创新点建设任务。持续探索森林资源综合利用和全域绿化长效管护机制,巩固绿色成果。
“植”此青绿 厚植生态底色
江城芜湖,绿满大地。作为长江百里生态湾绿美江淮重要节点,十里江湾人民公园因沿江岸线草木葱茏、清新宜人、风景如画,一直是本地市民青睐的休闲地和外地游客常打卡的热门地。每到春暖花开时,这里常涌现挥锄、刨坑、栽树、浇水等热闹场景,一棵棵树苗迎风而立,为长江岸线增添一抹抹新绿。
走进正在建设的芜湖外龙窝湖湿地自然公园,一期种植的落羽杉、中山杉、东方杉等12万棵杉类苗木长势喜人,预计深秋“杉”水秋色美景呈现。
夏秋时节,漫步在花津南路绿道中,两侧绿植生机勃勃,鲜花点缀其间,让人心旷神怡。蜿蜒的绿道还串联着好几座“芜小园·口袋公园”,可休憩、可健身、可赏景,成为点缀城市绿色网络的亮丽节点。
这些都是芜湖市强化国土绿化抓增绿、厚植生态资源本底的成果。目前,全市已完美收官林业增绿增效行动,完成长江生态廊道工程营造林任务,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其中,创建绿美乡镇3个、绿美村庄10个;深入推进21座“芜小园·口袋公园”和23.01公里绿道建设,大力实施“增花添彩”工程。“半城山半城水”的芜湖正在织就新时代的绿色内涵。
东草湖省级湿地公园 (市林业局提供)
护绿固本 精心筑牢屏障
三分栽、七分管,栽是基础、管是关键。在芜湖,护绿不仅是技术活,更是一场关乎长远发展的系统治理。从山林巡护到湿地修复,从物种保护到名木挂牌,一道道绿色屏障正被精心构筑。
“请注意,您已进入林区……”走进湾沚区红杨镇和平林场,入口处森林防火语音播报系统清晰警示。正值防火关键期,红杨镇以“数字防”构筑智能屏障:瞭望塔林火视频监控、智能抓拍与人脸识别卡口、无人机热点分析与遥测定位。这套“森林防火感知系统”,大幅提升了监测的精准度与时效性,让隐患无所遁形。目前,芜湖市已连续多年未发生重大森林火灾及人员伤亡事故,森林防灭火形势持续保持平稳态势。
在南陵奎湖省级湿地公园这幅生态文明的秀美画卷中,“奎湖湿地智慧一体化管控平台”同样功不可没。平台建有气象、气体、水质、水文监测站等,接入的282个智能监控设备如同智慧之眼,全方位、多角度地守护着这片珍贵的湿地资源。据悉,芜湖市已完成湿地公园视频监控监测全覆盖,建立扬子鳄自然保护区智慧巡护监管平台,实施市级自然保护地、湿地卫星遥感监测判读分析,落实人防+技防监管机制。这一切标志着芜湖市自然保护地与湿地体系正日益完善。
位于无为市蜀山镇周家大山国有林场的青檀,是安徽省树龄最老的“寿星”,树龄约1700年。8月中旬,无为市林业局邀请安徽省古树保护专家胡一民教授及其团队对青檀进行现场勘查和技术指导。目前,芜湖市古树名木均实行了挂牌管理,每年列支专项资金用于日常养护和修复补助;开展的林业科技特派员活动,巡回送技上门,指导推进古树复壮、濒危抢救。芜湖市还在南陵县等县区试点的购买古树名木保险,古树名木的养护、保护和修复机制正不断完善。
向绿而兴 壮大特色产业
每到青梅丰收上市时,勤劳的果农们就忙着在绿意的梅林里穿梭采摘,沉甸甸的竹篓里装满青翠的果实,果园里飘着“咔嚓咔嚓”的摘果声。随后,一颗颗青梅经过现代化生产线,快速转化为高品质产品,销往全球数十个国家。
溜溜果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部位于芜湖繁昌经济开发区,公司已规模发展了95000多亩绿色、有机的原生态青梅种植基地,在安徽、福建等地建立近70万平方米生产加工基地,打造全国知名品牌“溜溜梅”,构建了完整的产业销售链。据统计,公司每年采购青梅原料10万吨以上,直接和间接带动青梅种植农户14500多户。
溜溜果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只是芜湖市林业产业重点龙头企业的一个缩影。林业既是一项特殊的公益事业,更是重要的基础产业。近年来,我市林业产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已具备较大规模和产业聚集度,并初步完成产业转型升级,形成了以特色经济林种植、林下种养业、苗木花卉为主的第一产业;以木竹资源加工利用、食用林产品加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以森林康养旅游为特色的第三产业。
芜湖正以林长制改革为引领,逐“绿”前行,向“新”出发,走出了一条生态优、产业兴、百姓富的高质量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