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自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30余年来一直从事湖北主要针叶用材树种的林木遗传育种与森林培育等专业技术研究和成果转化应用工作。
经过长期坚持和科技攻关,我主持营建了北亚热带最大的湿地松高产脂高产材种子园、南方日本落叶松高世代种子园和全国第一个设施育种园,针对性解决了湖北主要针叶用材树种遗传改良及速生丰产高效栽培的关键性、基础性技术问题。
湖北地处长江中游,山区立地条件并不是最优越的,尤其营造大规模速生丰产林实属不易。多年来,我和团队抓住科技攻关这一“牛鼻子”,在全省10余个县(市)设立试验点,每年有过半时间来往于各试验点间开展调查研究。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和团队先后选育出10余个林木良种,营建湿地松、日本落叶松、杉木等各类试验示范林100余万亩,并在针叶树种规模化无性繁育技术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创新提出具有湖北地方特色的杉木高密度小径材速生丰产高效栽培模式,有效促进湖北速生丰产林产业快速发展。
然而,因长期艰辛繁重的工作,我积劳成疾,2001年和2009年先后被查出结肠癌和鼻咽癌。同事们劝我到二线岗位安心休养,但我放心不下试验项目,毅然选择坚守一线。
多年来,我一边与病痛抗争,一边全身心扑在林业科研工作。我曾带着100多副中草药前往内蒙古,在白天风沙、夜晚严寒,饮水短缺、食物单一的艰苦环境中咬牙坚持了近一个月,直至全面完成试验任务;我曾第一时间赶赴湖北恩施调查林木雪灾情况,连续20多天在海拔1000多米的大山间穿越滚爬;我曾爬上20多米高的树顶做杂交实验,在洪涝泥沙中抢移育种资源……类似故事不胜枚举。
说不累是假的,但再苦再累都要坚持。作为一名林业人,尤其是一名林业科技工作者,我做的这些都是分内的事。让我欣慰的是,如今青年科技工作者很好地继承和发扬了老一辈严谨务实、科学求真的优良传统,取得了一批批新的研究成果,并在生产实际中得到运用。
在新的发展时期,面对人工用材林林分衰退、生态服务功能下降等问题,我和团队在对湖北主要针叶用材林主产区进行大量调查和质量评价基础上,相继开展了混交树种选择、配置方式、密度控制等林分结构调控与质量提升关键技术研究,积极构建健康、安全、高产、固碳的多功能可持续人工林经营技术体系与增汇经营模式,为保障全省生态安全、助力绿色发展和实现“双碳”目标提供科技支撑。
把有限的生命交付给无限的林业科技事业,我将继续潜心科技攻关,为林业事业发展提供更多智力支持,为建设生态文明、美丽中国贡献智慧力量。
(本文系许业洲作为全国绿化先进工作者代表在弘扬塞罕坝精神座谈会上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