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百科---阿里山杜鹃

当前位置:首页>>园艺沙龙

发布时间:2020-10-13   浏览次数:98

阿里山杜鹃(学名:Rhododendron pseudochrysanthum Hayata):矮小灌木,高0.5-3米;小枝薄被灰色丛卷毛,中间有散生的腺毛,老枝无毛,呈灰褐色。叶硬革质,常4-枚集生枝顶,长圆状披针形或卵形至椭圆形,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顶生总状伞形花序,有花5-10朵;花冠钟形,长3-4厘米,直径4.5厘米,淡红色,外面有深红色条纹,内面基部有红色斑点,裂片5。花期不明,果期7月。生于海拔3000-3200米的森林中。产中国台湾阿里山及大巴千山等地。该物种因花朵美丽,颜色鲜艳,有人工栽培,具有较高的园艺价值。


形态特征

阿里山杜鹃是矮小灌木,高0.5-3米;小枝薄被灰色丛卷毛,中间有散生的腺毛,老枝无毛,呈灰褐色。冬芽长圆形,长1.3厘米,直径5-6毫米,被灰色丛卷毛。叶硬革质,常4-枚集生枝顶,长圆状披针形或卵形至椭圆形,长4-8厘米, 宽1.5-3.5厘米,先端或渐尖,有时呈尖尾状,基部圆形或宽楔形,边缘反卷,上面深绿色,幼时被灰色丛卷毛及腺毛,后变为无毛,下面淡绿色,被丛卷毛,成长后无毛,中脉在上面下凹,下面隆起,多少有毛被和腺体残迹,侧脉15对,在上面微下凹,下面不明显;叶柄长1-2厘米,密被灰色丛卷毛及长柄腺体。


顶生总状伞形花序,有花5-10朵;总轴长1-2厘米;花梗长2-2.5厘米,疏生有柄腺体;花萼小,长1-2毫米,裂齿5,近于三角形,边缘有流苏状腺毛;花冠钟形,长3-4厘米,直径4.5厘米,淡红色,外面有深红色条纹,内面基部有红色斑点,裂片5,长1.5-2厘米,宽2.5厘米;雄蕊10,不等长,长1.5-2.5厘米,花丝白色,基部有微柔毛;子房圆锥形,长5毫米,密被腺体,花柱长3厘米,白色,无毛或下部有腺体,柱头小,深红色,有浅裂片。蒴果长圆形,长1-1.5厘米,直径4-7毫米,5室,有肋纹及腺体残迹。花期不明,果期7月。


产地生境

生于海拔3000-3200米的森林中。产中国台湾阿里山及大巴千山等地。模式标本采自台湾阿里山。


生长习性

杜鹃花产于高海拔地区,喜凉爽湿润的气候,恶酷热干燥。要求富含腐殖质、疏松、湿润及pH在5.5-6.5之间的酸性土壤。部分种及园艺品种的适应性较强,耐干旱,瘠薄,土壤pH在7-8之间也能生长。但在粘重或通透性差的土壤上,生长不良。杜鹃花对光有一定要求,但不耐曝晒,夏秋应有落叶乔木或荫棚遮挡烈日,并经常以水喷洒地面。杜鹃花抽梢一般在春秋二季,以春梢为主。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5-20℃,杜鹃花耐修剪。一般在5月前进行修剪,所发新梢,当年均能形成花蕾,过晚则影响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