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
100
500
关闭X

荒漠上,与草共生的英雄

发布时间:2018-08-06   浏览:1457次

  18年的荒漠苦战,6570个日夜的沙地煎熬,曾经的“火沙坨子”终于变成一片葱郁的绿洲。这沧海桑田的变迁,缘于一群治沙英雄的不懈坚守。


01.jpg

与沙奋战


  “风沙咆哮,天地不分,世界一片混沌。门窗被封死,矮墙被掩埋。风沙里,我找不到父亲和他种下的树苗……我的心缩成一团,憋闷得透不过气来。我束手无策,只能站在狂风里祈祷风停……”


 ——万晓白日记


  这是万晓白关于风沙的第一篇日记。2000年,她的父亲万平辞去公职,成为科尔沁东部沙地第一位治沙志愿者——他决定终身治沙。


  这一天,万晓白的内心受到了人生中最大一次震动。两米多高的沙柱呼啸而来,昏天暗地,她佝偻着身子,呆立在沙地上,任凭沙土埋过双脚,又埋过小腿。


  她在心里反复地问自己,人类到底应该怎样处理与自然的关系?在这种恶劣环境下,我们还能做些什么?人的一生怎样度过才有意义?在一遍遍追问下,她深深地理解了父亲的选择。


  父亲的身影在风沙里越来越清晰,越来越高大。太阳透过云层,把一个巨大的光环罩在他的身上。万晓白压抑在心底的热流,化作滚烫的泪水,夺眶而出。那个干瘦、平凡的父亲,在风沙里,闪耀着英雄的光辉!


  科尔沁沙地是中国四大沙地之首,是北方沙尘暴的始作俑者。吉林省通榆县同发乡新合屯正处于科尔沁沙地的东部,这里沙丘面积大且流动快,被称为“火沙坨子”。


  30年前,这里曾是绿浪翻滚的草原,在这儿下乡的万平,靠乡亲们的玉米糊糊度过了饥饿的日子;30年后,万平再回故土,草原已变荒漠,良田被风沙侵蚀,乡亲们不得不在贫瘠的土地上靠广种薄收维持生活。


  万平痛心疾首。他决心用余生找回消失的绿色。


  带着半生积攒下来的30万元钱,47岁的万平放弃优越的工作,只身一人扎进了荒漠。


  荒漠种树之难,远远超出万平的想象。松软的沙地,车辆寸步难行。他只能靠肩扛背驮运送材料和树苗。


  2001年,万平带领乡亲们栽下的25000棵树苗,因为干旱、大风以及沙丘流动,没挺过3个月,就全部死光了。


  他耗费半年心血修的路,被黄沙吞了;耗资10万元建的4000米围栏,也被埋了。


  眼睁睁看着自己的艰苦努力付诸风沙,万平欲哭无泪。他吃不下、睡不着,足足瘦了15公斤,沙子和指甲长在一起,深深陷入指尖里……


  万平强撑着身子,再次走向荒漠深处,他要想办法让树苗在风沙和酷热袭来之前存活下来。


  无数次的失败,无数次的摸索,万平终于把树种活了!但此时,他已欠下70万元外债!电被停了,工人全走了。


  万平开始整夜整夜失眠,他甚至想到了去医院卖血。听说沙地可以栽葡萄卖钱,他冒着危险在“非典”期间,从外地扛回上百棵葡萄苗。


  资金短缺、没有人手、树苗难活……一连串的难题,如同一驾沉重的板车,把勒在万平脖子上的绳索越拉越紧……


  万平,如一位“濒死”的英雄,虽屹立不倒,却已千疮百孔!


  与草共生


  “万平黑了,更瘦了,短短几年,他老了不下20岁。我知道,他心里苦!万平是我爸,我是万晓白!我必须和我爸站在一起……”


 ——万晓白日记


  2005年,万晓白放弃安稳的工作,来到新合屯,成为这里的第二位治沙志愿者。


  此时,万晓白的父亲已积劳成疾,腰常常疼得直不起来。一次大风暴后,他跪在沙地上,爬着将围栏从沙土中扒出,黢黑的手背被剐出一道道血口子。


  万晓白心如刀绞,她疯了一样冲进荒漠,扶起父亲。她再也无法忍受年过半百的父亲在风沙里一次一次跪倒、一寸一寸爬行……


  万晓白决定从父亲手中接过沉重的使命。作为女儿,她不允许父亲用透支生命的方式来抵抗风沙。她要用新的思路和方法,完成父亲的心愿。


  生态恢复、荒漠治理是世界级难题,而中国又是世界上荒漠化土地面积大、受风沙危害严重的国家,靠一个人、一个家庭的力量,怎么能行!


  2006年,万晓白注册了吉林省第一个民间环保公益组织——通榆县环保志愿者协会,以此吸纳更多志愿者和治沙资金。


  起初,人们并不理解万晓白的行为。她满怀激情写的倡议书没人理会,甚至许多人认为她沽名钓誉或者精神出了毛病。


  万晓白只能先走进校园,依托高校原有的环保社团发动志愿者。很快,环保志愿者协会有了第一批大学生志愿者。


  为了解决资金问题,万晓白白天植树种草,晚上撰写项目策划书,一有空就跑到北京、上海,寻找企业和基金会募集资金。


  闭门羹、讥讽、驱赶……万晓白募集资金的路,无比艰难。多少次,忍辱负重,她咬破了嘴唇;多少次,委曲求全,她只让泪水往心里流。


  万晓白曾无数次告诉自己:“不能退缩!向死而生!”


  党的十八大召开后,生态文明建设被放在突出位置。万晓白预感到属于自己的新时代来了。


  万晓白的工作越来越顺利,她在日记中这样写道:“建设美丽中国的呼声一天比一天响亮起来,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支持我们,一些志愿者带着资金主动找上门来……”


  2015年,万晓白面向小额捐赠者发起众筹。不到一年时间,就募集资金47万元,资金难题有效破解。


  解决了人手和资金问题,万晓白开始重新确定治沙方案。


  科尔沁沙地的前身是草原,所以万晓白改种树为种草。她决定先干出一个示范区,再如法复制第二个、第三个……让草原一小块一小块向荒漠深处挺进。


  18年的苦战与煎熬,昔日的“火沙坨子”终于变成了300万平方米的葱郁草原,植被覆盖率达95%,野生动物有310多种。


  万晓白把恢复后的草原交给当地农民养鸡、放牛,发展可持续农业;又开了网店,帮助农民销售农产品。


  村民分享到绿色带来的效益,开始自发投身沙地还草。2017年,村民李亚楠把自家50万平方米沙地圈起来,建设了第一块村民示范区。


  曾经嘲笑过万平“老万老万,只赔不赚”“治沙等于自杀”的农民们,已经成为治沙的“铁杆卫士”,万晓白父女则成为他们心中的治沙英雄。


  同心共舞


  “草原上的花开了,很小,却很美!我们的环保工作,越来越受关注和重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经刻进人们的头脑里。未来,绿起来的一定不仅仅是科尔沁,而是整个美丽中国……”


 ——万晓白日记


  2013年以后,当地青年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每年至少有300人次开进荒漠与万晓白并肩作战。他们以村屯为单位,成立了环保公共事务服务组。


  万晓白的志愿者队伍在当地中学开设环保课程,还在北京、哈尔滨、长春等10多个城市的高校,不定期讲授荒漠化治理知识。很快,来自全国25所大学的4000多名大学生志愿者成为治沙生力军。他们在荒漠上植树、种草,也通过各种渠道传播环保理念。如今,这群大学生已成为重建青山绿水、守护美丽中国的终身践行者。


  示范区的成功和志愿者的环保故事像春风一样,吹遍全国,吹向世界。韩国、日本、俄罗斯等各国志愿者纷纷前来学习。美国生物化学博士陈慰中慕名而来,半开玩笑地说:“你们为全球环保做出了贡献,应该去申报诺贝尔奖!”在中韩荒漠化问题国际论坛和荒漠化控制科学技术国际大会上,万晓白团队的治沙精神和成果被视为世界荒漠化治理的“中国精神”“中国智慧”,赢得了国际专家的掌声。


  作为环保志愿者的带头人,万晓白先后被授予“中国优秀青年志愿者”“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等荣誉称号,并获得“中华环境奖”“母亲河奖”“中华宝钢环境优秀奖”等殊荣。


  2018年,万晓白获得共青团中央颁发的第22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治沙的成功和社会的认可,鼓舞了更多志愿者,一个万平变成了成千上万个万平,一个人的一辈子,变成了成千上万人的一辈子。


  恢复生态、建设美丽中国的梦想像种子一样,在更广阔的时空生根发芽,一支支浩浩荡荡的志愿者大军,正向茫茫荒漠开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