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林功勋董鸿儒和苏木山林场的故事
发布时间:2019-08-08 浏览:1216次
“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奋斗了42年,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改善了环境,给儿孙留下了一笔财富,这笔财富就是绿水青山。”80岁的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兴和县苏木山林场原厂长董鸿儒向记者感慨地说。
兴和县苏木山,位于南部阴山山脉的东端,平均海拔2000米以上,被称为乌兰察布市的“珠穆朗玛峰”。
如今郁郁葱葱的苏木山
兴和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福柱介绍,苏木山的森林是京津冀防沙治沙重要的防护林,国家级标准生态公益林示范基地,国家登山与动员训练基地,是自治区森林公园和自治区自然保护区、远近闻名的绿色森林旅游胜地,是自治区建区以来林业建设的丰硕成果之一,特别是作为绿色森林旅游开发区,每年夏季要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旅游观光者数十万人。
全身心投入绿化事业 连失三个儿女
然而,建国初期,苏木山却是一片荒山秃岭。
在兴和提到苏木山,总会让人想起董鸿儒,他把一生献给了苏木山。
上世纪50年代初,全国首次掀起植树造林运动。兴和县积极响应,1956年在苏木山成立了护林站。
1958年,19岁的董鸿儒来到苏木山当护林员,从此苏木山就成为他一生的牵绊。
董鸿儒几乎将所有的时间都放在了工作上,他的第一个孩子刚出生不久生病夭折,他都没能看上一眼。
为了全身心地投入工作,董鸿儒狠下决心把家搬到“鸟不拉屎”的苏木山上。由于交通不便,离县城远,缺医少药,他的第二个、第三个孩子先后患疾病得不到治疗而夭折。
董鸿儒老人在家里接受采访
“这对当时的我来说,真是痛不欲生,为了绿化事业,舍家弃子且连失三个儿女。”董鸿儒告诉记者,悲痛过后,他擦干泪水,反而更加坚定了誓死绿化苏木山的决心。
探索绿化之路 充满坎坷
1960年春季,苏木山建立国营林场。植树造林之路并不顺利。
“当年并不知道苏木山上适合种什么,于是便开始了漫长的摸索之路。尝试种了很多种树,种植效果都不好,几乎年年种,年年死。”
1962年,县里认为苏木山地区不宜种植树木,要研究林场下马的问题。直到1964年,董鸿儒偶然发现苏木山脚下有一棵长势良好的华北落叶松,他兴奋不已,但仍不敢贸然种植。
董鸿儒回忆说,1964年开春,我和赵场长带领部分职工先后去山西天镇的长城山林场和河北围场县林场考察学习落叶松栽培技术,并带回了华北落叶松、油柏种籽开始育苗试验,学习林业科学知识。1965年春季,我们开始造林试验,秋季种植成活率很高。育苗试验成功后,苏木山的造林工程才开始慢慢推进。1966年早春,开始大面积种植华北落叶松,我们把淋湿的树苗装进麻袋捆好背上山,再用特制的铁皮水箱把七十斤重的水从沟底背到山上。背负着七、八十斤重的树苗或水箱,要爬三十多度的坡,最远爬到十五里的地方去种植,而且每天要往返两三趟。就这样,随着造林方式方法的不断改进和提高,华北落叶松在我场的造林成活率大大提高,达到了85%以上,使华北落叶松大面积地育苗造林在苏木山林场获得成功,加快了绿化荒山的进程。
看淡名利 收获荣誉
记者到苏木山采访
1979年,董鸿儒被任命为林场场长。
1999年,60岁的董鸿儒卸任了林场场长一职,但董鸿儒对苏木山的热爱之情从没懈怠。在他退休以后的最初几年,在苏木山林场接壤处承包了一片林地,培育树苗,继续为苏木山的绿化辛勤耕耘。
无私的奉献与付出,党和人民没有忘记。在董鸿儒任职期间先后4次被自治区党委和政府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和劳动模范,全国少数民族地区先进工作者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等荣誉称号等,1989年9月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42年,董鸿儒以山为伴,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到1999年,苏木山人工营造华北落叶松已达12万亩,林材蓄积量为30万立方米价值5亿元。
子承父业 接续奋斗
董存战,现任苏木山林场场长,是董鸿儒的第四个孩子。
就在董存战3岁的时候,由于山里的气候条件恶劣,董存战生了一场大病,生命危在旦夕,董鸿儒赶着牛车两天两夜赶到兴和县城的医院,终于保住了他。
来到苏木山林场采访时,董存战领着记者徒步一个多小时,登上了苏木山山顶,沿途边走边介绍。
“如何保护苏木山上现有植被?”
“用心!”董存战说。
“你们上山的时候可以看到很多树上缠着一截塑料膜,这主要是为防虫。松毛虫主要吃树上的嫩叶,而塑料比较光滑,虫子爬不上去,从而起到防虫效果。”董存战说,近几年苏木山还开始实施人工鸟巢引鸟防虫生物防治工程,显现出了良好的生态和社会效益。
“父亲对于你接任苏木山林场厂长一职怎么说的,怎么想的?”
“只说了一句话,要干就要干好!”
“我小时候这里都是荒山秃岭,上一辈人经过努力,才有了脚下这片18.6万亩森林。父辈们在这里植树,从我这一辈开始护林。我们要把这片森林完完整整地交到下一代手中。”董存战说。
文章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