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
100
500
关闭X

前无古人!中国快把毛乌素沙漠消灭了!

发布时间:2018-11-12   浏览:2265次

满天飞沙,大漠苍茫。中国四大沙地之一的毛乌素沙漠,又被称为鄂尔多斯沙地,位于陕西和内蒙古两省区交界处,总面积4.22万平方公里。1959年以来,人们大力兴建防风林带,引水拉沙,引洪淤地,开展了改造沙漠的巨大工程。


到了21世纪初,已经有600多万亩沙地被治理,止沙生绿。80%的毛乌素沙漠得到治理,水土也不再流失,黄河的年输沙量足足减少了四亿吨。由于有良好的降水,许多沙地,如今成了林地、草地和良田。在沙漠腹地,榆林市还累计新辟农田160万亩,榆林这座“沙漠之都”变成了“大漠绿洲”。

黄沙曾让陕北人民尝尽

在新中国成立前近百年,流沙已越过长城南侵50多公里。解放初期,全市仅残存60万亩天然林,林木覆盖率只有0.9%,流沙吞没农田牧场120万亩,沙区仅存的165万亩农田也处于沙丘包围之中,390万亩牧场沙化、盐渍化、退化严重,沙区6个城镇412个村庄被风沙侵袭压埋,形成了沙进人退的被动局面。由于水土流失日益严重,榆林每年因水土流失输入黄河泥沙高达5.3亿吨,占中上游入黄泥沙量的三分之一。


当地有句顺口溜,“山高尽秃头,滩地无树林。黄沙滚滚流,十耕九不收”,“吃糠菜,住柳庵,一件皮袄四季穿”是陕北大地和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66岁的定边县“治沙英雄”石光银回忆说,小时候无边无垠的黄沙梁上,西北风从早刮到晚,村里的几亩“跑沙地”是“光下种,不捉苗,种一葫芦打一瓢”,群众生活苦不堪言。


三北防护林工程、全国性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以及陕西省开展的天然林保护工程和全面治理荒沙行动,极大改善了毛乌素的生态环境,也使沙漠南缘的陕西省榆林市实现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转变。


治沙一线榆林市以及毛乌素沙漠位置


地处防沙治沙第一线的陕西省榆林市,60多年来持续开展大规模“北治沙、南治土”的治沙造林运动,将全市林木保存面积、林木覆盖率分别由新中国成立初的60万亩和0.9%提高到现在的2157万亩和33%,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由荒山秃岭到绿满山川的转变,陕西的绿色版图因此向北推进了400余公里。


image.png

曾经的毛乌素沙漠现在充满植被


毛乌素沙漠,又称鄂尔多斯沙地,位于陕西、内蒙古两省区交界,是中国的四大沙地之一,总面积4.22万平方公里。



寸草不生的大沙漠,在人类40年顽强对抗后,30%的沙漠覆盖了植物。80%的沙漠得到了成功治理,5000万亩地水土不再流失了黄河年输沙量也因此减少了整整4亿吨。

 

 

可是毛乌素沙漠,并不是天然沙漠,甚至在5世纪(魏晋南北朝),还是一片水草肥美的大草原,居住着游牧的匈奴民族。

 

 


一面是牧民不加节制的开垦,一面是民族间战乱的冲击,人类的活动痕迹破坏着大自然,终于在唐朝时期,毛乌素变成了一块小沙地。然后就像传染性的皮肤病,沙地一点一点扩大,草皮被一点一点无情吞噬,那时候的人们只知道逃走,去下一个草原继续放羊,不就好了吗?陕西榆林,也曾逃了三次,半个世纪前,这里的人们一出生,便要忍受沙灾。遮天蔽日的沙尘暴,反过来冲击着房屋和人群,眼里嘴里满是沙子,正常,可是洗澡早就成了奢侈,连饮用水都要省着喝。一旦出门,就要用铁锹,击碎堵住大门的黄沙,摇摇晃晃的小屋,一不留神就可能会被沙暴活埋。这样的沙尘暴,还会蔓延到北京、上海,天津、南京,荒漠化这把利剑,早已指向每个中国人的咽喉。几亿年形成的生态系统,被几百年的现代文明破坏,想用几十年把它恢复,谈何容易?今天的毛乌素又怎样了呢?


毛乌素沙漠上的新兴绿洲


image.png

陕西榆林市靖边县东坑镇新建村绿色包围中的农家小院


那些在治沙一线的“愚公”们—治沙女排:几辈都是治沙连的民兵


补浪河乡地处沙漠腹地,20世纪70年代,全乡80%的土地被荒沙吞没,一年四季风沙不断。近百公里的风沙线上,除了星星点点的骆驼刺,几乎见不到绿色。沙夺良田,沙进人退,许多人迫于生计远走他乡。


1974年5月14日,为了改变恶劣的生存环境,54名平均年龄只有18岁的女民兵积极响应“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号召,以消除沙害、绿化家乡为己任,在风沙侵蚀最为严重的补浪河乡黑风口安营扎寨,开始了搏战风沙的艰难历程。


民兵连的姑娘们住柳笆庵子、吃苦菜,硬是靠人拉肩扛,在毛乌素沙漠上织出一片绿色,推平沙丘800多座,营造防沙固沙林带33条,治理荒沙14400亩,开辟出2万多亩沙漠绿洲,使昔日寸草不生、人迹罕至的荒漠焕发勃勃生机。


image.png


10余名女民兵正在进行冬季到来前的树木例行管护。周拥军指着一位正在给大树打杈的女民兵说:“她就是民兵连连长席彩娥,她家几辈都是治沙连的民兵。”


如今,除了治沙造林和日常管护外,民兵连的姑娘们还负责连队展览馆的讲解工作,向成千上万慕名前来参观见学的人们讲述治沙故事,传播“治沙精神”。


◆石光银:生命不息,治沙不止

image.png


石光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位全国治沙英雄,他从小在沙窝里长大,饱尝风沙之苦。从20岁担任生产队长开始,他便带领群众投身于治沙事业中。


1984年初,国家鼓励个人承包治沙,石光银成为陕西省榆林市个人承包治沙造林的第一人。为了筹集买树苗的钱,他不顾妻子哭闹阻拦,把自家赖以生存的84只羊和一头骡子赶上了集贸市场。在“上面太阳晒、下面沙子烤、饿了啃干馍、渴了喝冷水”的艰苦条件下,他带领群众发起一波又一波的治沙战。


为了使治沙能长久地坚持下去,石光银成立了全国第一个“联合农户治沙”的农民治沙公司。公司依托“治理荒沙,开发利用荒沙”的总体发展战略,走“公司+农户+基地”的路子,把治沙与致富紧密结合起来。


◆牛玉琴:“贫穷,是我奋斗的动力”

image.png


34年前,陕北婆姨牛玉琴在榆林市靖边县东坑镇金鸡沙村,用她的一双手“向沙漠进军”,让11万亩荒沙披上了绿装。记者问她,你为什么要治沙?她毫不思索,“因为穷呗,穷得吃了上顿没下顿,穷得夫妻俩伙穿一条裤子,穷得几个娃娃饿得在炕上直嚎,不治沙咋办?”“那你也可以选择其它奋斗、致富路径呀,为什么非得治沙?”“没有别的路,这里什么也没有,只有沙子。我不治沙,沙子就会把我活埋!”

来源: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