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们是“绿色古董”,真正活着的文物;它们见证了时间的流逝,与人类默默相伴而生;它们的臂膀伸展到我们的过去,也延展到我们个体到达不了的未来,让我们感觉不再孤单……它们,是古树名木,人类的好朋友。
在青岛,有近2500株古树名木,从100岁左右到2000多岁都有,以前它们只是自顾自地生长,现在,你也可以帮助它们健康生长,指尖点击一下,就可参与保护它们,让这片绿色更持久地延续下去。
古树期待您的一份爱
3月1日起,青岛市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古树名木认养项目正式启动,项目得到了中国绿色基金会的大力支持,捐款通道已顺利开通,网友只需登关注二维码登录,点击义务参与,网络参与,选择古树名木认养项目即可参与活动。
古树期待您的一份爱——点击一下鼠标奉献爱心,汇聚成强大的绿色之光,助力古树名木的健康生长,让“绿色活古董”更好地延续生命,与人类相依相伴。
“捐款数额不限,主要是考虑让大家积极参与进来,更多地关注古树名木的生长,养成护绿爱绿的意识,增进社会文明”,活动组织方相关负责人表示,活动最终目的还是倡导大家关注树木保护,关注环保,真正地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内涵,自觉助力生态文明建设,“当然,所有的捐款,将全部用于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
据悉,除了线上奉献爱心,还可参与线下“认养”活动,该活动采用个人或者单位自愿捐款认养古树名木的方式,通过义务劳动和专业公司养护实现最大的社会效益。
树木保护,他们在背后做了这些
有作家曾说,只要有古树,证明人类还没失去光荣。人类的文明,开始时是改造、利用自然,而最终却要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向生态文明。
如何保护好、利用好古树名木这个宝贵资源,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两个迫切命题。近年来,青岛市在古树名木保护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园林技术专家在工作中发现,受生长环境、自然风险、病虫害等因素影响,针对于古树名木,尤其是建成区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亟待导入更多“一树一策”的精细化养护修复动作,“对症下药”激发老树长久活力。为此,2020年,青岛市园林和林业局提出建立“青岛古树医院”,先期对50株古树名木进行救治。通过搭建平台汇聚行业内“顶流级”专家,同时注入植保无人机、声波检测仪等现代化诊疗设备,为青岛古树名木保驾护航。
青岛市园林和林业局
还提出了古树名木保护管理“141”方案:
“1”为建立一所“青岛古树医院”。“医生”由国内相关高校团队专家、老师以及我市行业内相关专家、技术骨干志愿者担当。汇集国内古树保护管理先进诊疗设备和聘请国内顶尖古树保护的专家团队作为技术支撑,使“古树医院”成为古树的守护神,绿水青山的捍卫者。
“4”为提供“四项服务”:古树名木的健康检查、古树名木的诊疗、古树名木的救治、古树名木的日常保健。
“1”为打造一套“古树管理制度”。如建立健康查体制度、建立健康档案制度、建立综合评价制度等。
无声诉说,每棵树背后都有故事
“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一半在尘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一半洒落荫凉,一半沐浴阳光。”作家三毛的这段话广为人知,文字里对树的生命的描写深深打动了我们。
栉风沐雨,经寒历暑,它们无声地生长。走近它,你会发现,这些名树古木的背后,都有着不一般的故事。
位于市北区的海云庵内,有一株雌性古银杏树,在青岛几乎无人不知。三四月展叶开花,九十月果熟挂枝,十一月左右满树绿叶披金别具韵味,每年都吸引着众多市民游客前往驻足观赏。而数百年来,关于古树的文化传说和树龄之谜,更是引人入胜。
在城阳区夏庄街道办事处源头社区法海寺院内,有两株千岁银杏,最大的一棵已达1600多岁,每到深秋,都吸引了大批市民前来观赏,媲美西安李世民手植银杏树。
每棵古树都有着一段故事。在做好古树名木保护的同时,青岛市相关部门也在深入挖掘千百年来古树名木的厚重沧桑及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历史价值、传说故事及重大历史记载,让一株株古树名木有血有肉、生动活泼地呈现出来。
献出一点爱心,为古树名木增添一点养分;倾听一段过往的故事,并让故事得以续写,向未来无限延展……
“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古树名木认养”,期待您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