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青岛,果实挂满枝头,一颗颗、一串串饱满的种子也在风中摇曳,尽显大自然的“春华秋实”。11月7日,一场捡拾“栎栎”等植物种子的活动在岛城拉开。
种子
当日,作为青岛市“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之一,青岛市园林和林业局、青岛市绿化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家庭亲情互动捡拾种子活动”——揭开“种子的秘密”,邀请志愿者共同认识神奇的种子。
一颗麻栎种的青岛之旅
对于岛城市民而言,“栎栎”并不陌生。今年“云植树节”期间,一部名为《一颗麻栎种的青岛之旅》的科普动画播放量达100万次以上,萌萌哒的主角“栎栎”受到了市民的喜爱。这次捡拾“栎栎”的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参与。
在活动现场,来自青岛市园林林业技术学校的老师结合着科普动画,为大家讲解了栎树种子的作用及相关知识。栎树是壳斗科栎属植树的统称,这个季节主要有檞树、栓皮林、麻栎等落种。栎树的果实又称为橡子,棕褐色的橡子在深秋成熟,形体圆润,光滑晶亮。栎树的颜值也是秋末的主角,目光所及之处,树梢的金黄、浅黄、橙黄令人心弛神往,让秋天变得更加生动、灿烂起来。
在充分认识了“栎栎”之后,大家兴趣更加深厚,积极投入到捡拾种子中来。
“妈妈,我捡到了很多果实,原来这个叫橡子呀,我还以为是栗子呢!”一名小朋友欢欣雀跃地跟妈妈说道。“非常喜欢参加这种活动,让孩子更加亲近大自然,既学习到了科普知识增加了常识,又进行了社会实践”,参加活动的志愿者表示。
据悉,今年的“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活动进一步点燃了市民的义务植树热情,市民通过各种形式参与进来。义务植树的尽责形式包括造林绿化、抚育管理、自然保护、认种认养、设施修建、捐资捐物、志愿服务等形式。此次捡拾种子活动作为自然保护的一种教育形式,让父母和孩子打开五感(眼、耳、鼻、身、意),感受和体验自然,领悟自然真谛,一起走进自然,更加热爱自然,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义务植树活动中来。
名词解释- 橡果
橡树、栎树的果实,长圆形,含淀粉和少量鞣酸,外壳可以制栲胶,又被叫做橡实、橡子。橡子外表硬壳,棕红色,内仁如花生仁,含有丰富的淀粉,含量达百分之六十左右。既可食,又可作纺织工业浆纱用的原料。橡果是人类早期最主要的食物之一。也可制成橡子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