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
100
500
关闭X

大战三五年,荒山变成绿山头

发布时间:2019-07-10   浏览:1378次

翻看历年老干部服务队活动总结,植树造林几乎是他们坚持最久的一项工作。

儿子郑远亮提起父亲郑永和,说他“人生最大的爱好就是种树,就喜欢花草树木,平时一根草都不叫薅”。

郑永和生在山区,对植树造林、绿化荒山的意义看得非常深远。山上没有树,梯田修得再好,河滩造地再多,一场大山洪下来,什么都没了。山坡栽上树、长上草,水土才能保持。

植树造林,郑永和早就总结了成套成套的经验。比如“自力更生多育苗,山不绿化年年栽”“山高缺水树难栽,平时挖坑雨季栽。保墒保土借天雨,干山长出绿树来”“大战三五年,荒山变成绿山头”。

“平时挖坑雨季栽”,说来容易做来难。杨有金讲了这么一个故事:

1995年有段时间,郑永和在郑州住。他看天气预报说7月中旬豫北要有大雨,放下手头的事,急着要赶回辉县来种树。

一回到辉县,他连夜召集老干部服务队的队员们商量种树计划。第二天,老干部们坐着一辆大卡车往尖山洼走。一出县城,大雨噼里啪啦往身上砸,都是六七十岁的人了,淋雨没处躲,却没人着急,还一个个特别兴奋:咱正好趁这场雨种树!

雨越下越大,路泥泞得没法过车。老人们下车,扛起树苗和工具走上山,那时“刮大风、下大雨”,脚下“稀泥咔嚓”,头上“稀里哗啦”。当天定了任务,每人要植50多棵树,谁也不退缩。

有路过的老百姓看见他们,觉得很奇怪,议论纷纷。到了吃饭的时候,郑永和和杨有金聊起来,说:“你听见没,人家说下雨了人都往屋里跑,咱往山上跑,怀疑咱是不是傻人。”

杨有金知道他是开玩笑,便说:“咱这里头哪有傻人哩!”

郑永和笑了,说:“咱是为群众服务,咱这种傻人,中国越多越好。”


十几年种下11.8万棵树


种树的目的,绿化是一方面,发展经济是另一方面。

陈大斌在《写在太行山岩上》一书中记录了这么一个“老黄忠”的故事。

辉县东部山区张村、拍石头等乡镇,很适合种杜仲等中药材。老百姓想种,可惜没有苗,辉县西边大山沟里的黄水等地才有优质的种苗。李灿和傅铭义自告奋勇去买杜仲苗,那年他俩都是73岁,大家打趣说:“俩老黄忠出征了。”

“出征”那天不走运,天上飘起了雪花。拉树苗的是卡车,不暖和,两位老人坐上就走,“老骨头还硬着哩,不怕这点风寒。”到了地方交了钱,到地头一看,树苗还长在地里,得现刨。李灿说,这也好,咱受点累,能选壮苗。二话不说,两人抡起家伙就刨,干得满身大汗。

等到他们把种苗运到东山,再分给各乡镇,交代清种法,回到县城,已经是次日凌晨了。他俩找郑永和“复命”,郑永和也在家苦坐了一夜,就等他俩的消息。见了俩人的狼狈样,眼泪差点掉下来,赶紧让他俩回家:“啥话都别说了!快回家!两位嫂子快把我家电话打烂了,找我要老伴儿哩!”

在尖山洼郑永和老干部服务队展览馆里,有这样一个数字:老干部服务队成立十几年里,义务植树11.8万棵。

有人问,一群老人这样做有什么意义?荒山面前,人工植树造林的力量有多大?

到2003年,曾经荒芜了千百年的方山,已经成了“高山森林公园”。

如今往方山上走,一路绿树成荫。这里没有一棵“百年老树”,上世纪70年代的方山绿化样板,如今松柏顶天立地,上世纪90年代老干部们手植的绿树,也正渐渐成林。在航拍的镜头里,方山漫山是绿,哪还有荒山的影子?


文章来源:河南商报